“深夜寂地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深夜寂地人”全詩
手攜雙白魚,呼兒爨山竹。
深夜寂地人,明滅寒江曲。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端式十題·漁洲火》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端式十題·漁洲火》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翁擊葉舟,
遠映楓林宿。
手攜雙白魚,
呼兒爨山竹。
深夜寂地人,
明滅寒江曲。
中文譯文:
漁翁擊打著葉子的船,
在遠處映照著楓林過夜。
手中拿著兩條白魚,
呼喚著孩子,燒山竹。
深夜里,寂靜的地方有人,
明滅著寒江的曲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漁洲夜晚的景象。漁翁在擊打著葉子的船,遠處映照著楓林的景色,暗示了秋天的到來。他手中拿著兩條白魚,呼喚著孩子,燒山竹,展現了家庭的溫馨和生活的平靜。在深夜的寂靜中,寒江的曲線明滅不定,給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感覺。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漁洲夜晚的景色和漁翁的生活場景。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漁翁的生活細節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和諧共存。同時,通過寒江的曲線明滅,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增加了詩詞的藝術韻味。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類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獨特理解。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是一首具有藝術價值的詩詞作品。
“深夜寂地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uān shì shí tí yú zhōu huǒ
和端式十題·漁洲火
yú wēng jī yè zhōu, yuǎn yìng fēng lín sù.
漁翁擊葉舟,遠映楓林宿。
shǒu xié shuāng bái yú, hū ér cuàn shān zhú.
手攜雙白魚,呼兒爨山竹。
shēn yè jì dì rén, míng miè hán jiāng qū.
深夜寂地人,明滅寒江曲。
“深夜寂地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