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鴻高舉閃難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冥鴻高舉閃難親”全詩
深慚折首巒微祿,不向青山為散人。
斥鷃卑飛聊到適,冥鴻高舉閃難親。
蜀都迢遞千余里,徒誦新詩妙入神。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宇文公南涂中見寄》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宇文公南涂中見寄》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驄馬烏紗游洛塵,
未能全得自由身。
深慚折首巒微祿,
不向青山為散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司馬光乘坐驄馬、穿著烏紗游歷洛陽的情景。然而,他卻未能完全獲得自由。他深感慚愧,因為他的才華只能得到微薄的報酬,無法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人,不得不為生計而勞作。
斥鷃卑飛聊到適,
冥鴻高舉閃難親。
蜀都迢遞千余里,
徒誦新詩妙入神。
詩中提到了斥鷃和冥鴻,它們分別象征著卑微和高貴。斥鷃只能飛到適當的地方,而冥鴻則高舉翅膀,閃爍著難以親近的光芒。這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反思和無奈。
最后兩句描述了蜀都(指成都)的迢遞千余里,意味著作者身處遠離家鄉的地方。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創作新詩的樂趣中,這些新詩使他的心靈得到了滿足和啟迪。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對自由的渴望。同時,詩中也展現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冥鴻高舉閃難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ǔ wén gōng nán tú zhōng jiàn jì
和宇文公南涂中見寄
cōng mǎ wū shā yóu luò chén, wèi néng quán dé zì yóu shēn.
驄馬烏紗游洛塵,未能全得自由身。
shēn cán zhé shǒu luán wēi lù, bù xiàng qīng shān wèi sǎn rén.
深慚折首巒微祿,不向青山為散人。
chì yàn bēi fēi liáo dào shì, míng hóng gāo jǔ shǎn nán qīn.
斥鷃卑飛聊到適,冥鴻高舉閃難親。
shǔ dōu tiáo dì qiān yú lǐ, tú sòng xīn shī miào rù shén.
蜀都迢遞千余里,徒誦新詩妙入神。
“冥鴻高舉閃難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