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初濡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雨初濡地”全詩
雖當未夏半,已有清秋意。
新蟬乍孤吟,病葉或先墜。
頓覺愈沉疴,暫喜濯炎熾。
彩筆動高興,瑤徽發幽思。
賤子獨何為,宵涼甘熟寐。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子駿秋意》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子駿秋意》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好風自遠來,小雨初濡地。
盡管還未到夏季的一半,但已經感受到了清秋的氣息。
新蟬剛開始孤獨地鳴叫,病葉或許會先落下。
我突然感到病痛好像減輕了,暫時感到對炎熱的解脫。
彩筆在動,帶來了愉悅的心情,瑤琴的音徽中涌現出幽遠的思緒。
作為一個卑微的人,我獨自一人在這里,為什么不享受這宵涼的清爽,安然入眠呢?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氣息和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清涼秋意的喜愛和對炎熱夏季的厭倦之情。詩中運用了對風、雨、蟬鳴、落葉等自然現象的描寫,展現了秋天的特點和變化。同時,作者通過自我感受的轉變,從病痛中暫時解脫,感到愉悅和清爽,表達了對秋天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對生活的熱愛。
“小雨初濡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i jùn qiū yì
和子駿秋意
hǎo fēng zì yuǎn lái, xiǎo yǔ chū rú dì.
好風自遠來,小雨初濡地。
suī dāng wèi xià bàn, yǐ yǒu qīng qiū yì.
雖當未夏半,已有清秋意。
xīn chán zhà gū yín, bìng yè huò xiān zhuì.
新蟬乍孤吟,病葉或先墜。
dùn jué yù chén kē, zàn xǐ zhuó yán chì.
頓覺愈沉疴,暫喜濯炎熾。
cǎi bǐ dòng gāo xìng, yáo huī fā yōu sī.
彩筆動高興,瑤徽發幽思。
jiàn zi dú hé wéi, xiāo liáng gān shú mèi.
賤子獨何為,宵涼甘熟寐。
“小雨初濡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