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非不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烈火非不猛”全詩
寒霜非不嚴,不雕竹柏林。
小人勢利合,傾覆無常心。
君子道德親,白道猶視今。
諸君閨臺秀,相得如璆琳。
離群一昔期,乃爾動悲吟。
古風久已衰,交道日頹侵。
愿名思友操,播這清徽琴。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景福東廂詩·同景仁寄修書諸同舍》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景福東廂詩·同景仁寄修書諸同舍》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烈火非不猛,不耗豐煉金。
寒霜非不嚴,不雕竹柏林。
小人勢利合,傾覆無常心。
君子道德親,白道猶視今。
諸君閨臺秀,相得如璆琳。
離群一昔期,乃爾動悲吟。
古風久已衰,交道日頹侵。
愿名思友操,播這清徽琴。
譯文:
烈火雖然猛烈,卻不能燒盡珍貴的金子。
寒霜雖然嚴寒,卻不能雕刻竹柏林。
小人只追逐權勢和利益,沒有恒定的心志,最終會自取滅亡。
君子堅守道德原則,依然珍視正道。
諸位同舍的女子們,彼此相互欣賞如美玉和美玲。
離別已有一段時間,你們動情地吟唱。
古風已經逐漸衰落,交往的道路日漸衰敗。
希望名聲能讓人思念友誼的堅持,彈奏這把清雅的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烈火、寒霜、小人和君子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道德和真實友誼的思考。烈火和寒霜都是極端的象征,但它們并不能完全改變金子和竹柏林的本質。同樣地,小人的勢利和無常心會導致他們的傾覆,而君子則堅守道德,依然珍視正道。
作者通過描繪諸君閨臺秀的美麗和彼此的欣賞,表達了對真正友誼的向往。離別之后,他們動情地吟唱,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然而,作者也意識到古風已經逐漸衰落,交往的道路日漸衰敗,因此希望名聲能讓人思念友誼的堅持,彈奏出清雅的琴聲。
這首詩詞通過對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道德和真實友誼的思考,并呼吁人們堅守道德原則,珍視真正的友誼。
“烈火非不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fú dōng xiāng shī tóng jǐng rén jì xiū shū zhū tóng shě
景福東廂詩·同景仁寄修書諸同舍
liè huǒ fēi bù měng, bù hào fēng liàn jīn.
烈火非不猛,不耗豐煉金。
hán shuāng fēi bù yán, bù diāo zhú bó lín.
寒霜非不嚴,不雕竹柏林。
xiǎo rén shì lì hé, qīng fù wú cháng xīn.
小人勢利合,傾覆無常心。
jūn zǐ dào dé qīn, bái dào yóu shì jīn.
君子道德親,白道猶視今。
zhū jūn guī tái xiù, xiāng de rú qiú lín.
諸君閨臺秀,相得如璆琳。
lí qún yī xī qī, nǎi ěr dòng bēi yín.
離群一昔期,乃爾動悲吟。
gǔ fēng jiǔ yǐ shuāi, jiāo dào rì tuí qīn.
古風久已衰,交道日頹侵。
yuàn míng sī yǒu cāo, bō zhè qīng huī qín.
愿名思友操,播這清徽琴。
“烈火非不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