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船下視晴天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船下視晴天碧”全詩
鷗入煙中閑自舞,魚翻波面喜相迎。
樓船下視晴天碧,鼓吹前驅遠陌清。
桃李歸時應盛發,薰然和氣滿春城。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陪始平公燕柳溪》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陪始平公燕柳溪》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溪水靜靜流淌,柳樹輕輕搖曳。
玉帳中密密地圍繞著萬名士兵。
海鷗自由地在煙霧中翩翩起舞,
魚兒翻滾在波面上歡快地相迎。
樓船從上方俯瞰,晴朗的天空湛藍如玉,
鼓吹聲在前方奏響,遠處的道路清晰可見。
桃花和李花歸來時必定盛開,
和煦的氣息彌漫在春城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景象,以及對和平與繁榮的祝愿。詩人通過描繪溪水、柳樹、鷗鳥和魚兒的自由活動,表達了大自然的寧靜和和諧。玉帳中的萬名士兵象征著國家的安寧和繁榮,而樓船和鼓吹聲則象征著國家的威嚴和力量。詩人希望桃花和李花的盛開代表著國家的繁榮和昌盛,而春城中彌漫的和煦氣息則象征著人們的幸福和和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和諧美好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寧靜與和諧的追求,以及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溪水的靜謐與柳樹的輕盈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景色的美麗。同時,通過描繪鷗鳥自由翱翔和魚兒歡快相迎,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和和諧的向往。最后,詩人以桃花和李花的盛開以及春城中的和煦氣息作為結尾,寄托了對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和平、繁榮和和諧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樓船下視晴天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i shǐ píng gōng yàn liǔ xī
陪始平公燕柳溪
xī guāng bù dòng liǔ fēng qīng, yù zhàng sēn shěn yōng wàn bīng.
溪光不動柳風輕,玉帳森沈擁萬兵。
ōu rù yān zhōng xián zì wǔ, yú fān bō miàn xǐ xiāng yíng.
鷗入煙中閑自舞,魚翻波面喜相迎。
lóu chuán xià shì qíng tiān bì, gǔ chuī qián qū yuǎn mò qīng.
樓船下視晴天碧,鼓吹前驅遠陌清。
táo lǐ guī shí yīng shèng fā, xūn rán hé qì mǎn chūn chéng.
桃李歸時應盛發,薰然和氣滿春城。
“樓船下視晴天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