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鞲連得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鞲連得俊”全詩
下鞲連得俊,出手盡成盧。
喜氣兼鄰曲,榮名溢道涂。
風云俱動色,非復舊江湖。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馮狀元歸鄂州》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馮狀元歸鄂州》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夙昔負奇節,瑯然為眾殊。
下鞲連得俊,出手盡成盧。
喜氣兼鄰曲,榮名溢道涂。
風云俱動色,非復舊江湖。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馮狀元歸鄂州的作品。詩人司馬光以豪杰之氣,表達了對馮狀元的贊美和祝福。馮狀元在過去的歲月中展現了非凡的才華和高尚的品德,使他在眾人中獨樹一幟。他的才華和努力使他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他的名聲也傳遍了大街小巷。如今,他即將離開這個地方,但他的離去并不是回到過去的江湖,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馮狀元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馮狀元的才華和品德,展示了他在眾人中的獨特之處。他的才華使他在文學上脫穎而出,而他的品德也使他受到了眾人的尊敬。詩人用“下鞲連得俊,出手盡成盧”來形容馮狀元的才華出眾,意味著他在文學創作中能夠輕松勝任。詩中還提到了他的喜氣和鄰曲,顯示了他的榮譽和名聲已經溢出了原本的范圍。最后,詩人用“風云俱動色,非復舊江湖”來表達馮狀元離開的意義,他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對馮狀元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他在文學和社會上的獨特地位。它傳遞了對才華和品德的崇敬,以及對馮狀元未來的期望和祝福。
“下鞲連得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éng zhuàng yuán guī è zhōu
送馮狀元歸鄂州
sù xī fù qí jié, láng rán wèi zhòng shū.
夙昔負奇節,瑯然為眾殊。
xià gōu lián dé jùn, chū shǒu jǐn chéng lú.
下鞲連得俊,出手盡成盧。
xǐ qì jiān lín qū, róng míng yì dào tú.
喜氣兼鄰曲,榮名溢道涂。
fēng yún jù dòng sè, fēi fù jiù jiāng hú.
風云俱動色,非復舊江湖。
“下鞲連得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