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植日繁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藝植日繁滋”全詩
藝植日繁滋,芬芳時入座。
青蔥春茹擢,皎潔秋英墮。
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難和。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昌言官舍十題·蘭》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昌言官舍十題·蘭》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賢者非無心,園夫自臨課。
藝植日繁滋,芬芳時入座。
青蔥春茹擢,皎潔秋英墮。
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難和。
詩意:
這首詩詞以蘭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蘭花的贊美和思考。詩中提到了賢者和園丁,通過對蘭花的描繪,表達了蘭花的美麗和高雅,以及人們對蘭花的喜愛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蘭花為象征,通過對蘭花的描繪,展現了蘭花的美麗和高雅。首句“賢者非無心,園夫自臨課”,表達了蘭花的美麗不是偶然的,而是賢者和園丁用心栽培的結果。接著,“藝植日繁滋,芬芳時入座”,描繪了蘭花日漸茂盛的景象,以及它們在花壇中的獨特地位。
下一句“青蔥春茹擢,皎潔秋英墮”,通過對蘭花在春天和秋天的不同表現形式的描繪,展示了蘭花的多樣性和變化。在春天,蘭花青蔥茂盛,而在秋天,蘭花的花瓣潔白如玉,如英雄般墜落。
最后一句“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難和”,表達了郢中人對蘭花的喜愛和追求,但也暗示了蘭花的高雅和難以捉摸之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蘭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蘭花的贊美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高雅事物的向往。
“藝植日繁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āng yán guān shě shí tí lán
和昌言官舍十題·蘭
xián zhě fēi wú xīn, yuán fū zì lín kè.
賢者非無心,園夫自臨課。
yì zhí rì fán zī, fēn fāng shí rù zuò.
藝植日繁滋,芬芳時入座。
qīng cōng chūn rú zhuó, jiǎo jié qiū yīng duò.
青蔥春茹擢,皎潔秋英墮。
zhèng kǔ yǐng zhōng rén, yì chàng gāo nán hé.
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難和。
“藝植日繁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