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過江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風過江外”全詩
危疑片言決,舒慘一方專。
松不彫寒色,絲曾斷直弦。
清風過江外,應在下車前。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張都官江南東路提刑》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都官江南東路提刑》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司馬光送別張都官,他是被任命為江南東路提刑官的。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地的風俗號稱難以治理,但司法官員尤其要選拔賢能之人。在危險和疑慮之際,他能用片言只語做出決斷,而在悲慘的環境中,他專心致志。他像松樹一樣不會被寒冷的色彩所雕刻,而絲線曾經斷裂過,卻又重新拉直。清風吹過江外,應該在下車之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司馬光對張都官的贊賞和送別之情。司馬光認為張都官是一個有才干的官員,能夠在困難和疑慮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決斷。他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司馬光希望張都官能夠在江南東路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張都官的贊賞和送別之情。通過對張都官的描述,詩人展現了他對賢能官員的崇敬和對司法公正的追求。詩中的比喻手法也很巧妙,將張都官比作不受寒冷影響的松樹,強調了他的堅定和不畏艱難的品質。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啟示,讓人們對司法官員的選拔和公正司法有所思考。
“清風過江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dōu guān jiāng nán dōng lù tí xíng
送張都官江南東路提刑
chǔ sú hào nán zhì, sī xíng yóu zé xián.
楚俗號難治,司刑尤擇賢。
wēi yí piàn yán jué, shū cǎn yī fāng zhuān.
危疑片言決,舒慘一方專。
sōng bù diāo hán sè, sī céng duàn zhí xián.
松不彫寒色,絲曾斷直弦。
qīng fēng guò jiāng wài, yīng zài xià chē qián.
清風過江外,應在下車前。
“清風過江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