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者伴我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者伴我耕”全詩
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
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漫歌八曲·將牛何處去二首》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漫歌八曲·將牛何處去二首》
作者:元結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
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
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中文譯文:
將牛往何處去,耕種那座故城的東邊。
與有田的父親相伴,與牧童們相互歡樂。
將牛往何處去,耕種那座西陽城。
叔父閑暇修理農具,直接的人與我一起耕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將牛往不同的地方去耕種為主題,描繪了農耕的情景,以及與農民和牧童的交流與歡樂。
詩中的“相伴有田父”表達了農民與父親一起努力耕種的場景,顯示了家庭的和諧和團結。而“相歡惟牧童”則強調了農民與牧童之間的友誼與歡樂。這些描寫體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叔父閑暇修理農具,他與作者直接合作耕種。這展示了農耕勞作的實際細節,描繪了農人的辛勤勞動和對農業的關注。這種平實的描寫以及與叔父一起勞作的場景,強調了家庭間的親近和合作。
整首詩以流暢朗麗的調子和自然明快的節奏,述說了平凡農民的生活和勞作,以及他們與周圍環境和人群的和諧互動。此詩具有樸實、自然、和諧的特點,以寫實手法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美好和農耕者的真實情感。
“直者伴我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gē bā qū jiāng niú hé chǔ qù èr shǒu
漫歌八曲·將牛何處去二首
jiāng niú hé chǔ qù, gēng bǐ gù chéng dōng.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
xiāng bàn yǒu tián fù, xiāng huān wéi mù tóng.
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jiāng niú hé chǔ qù, gēng bǐ xī yáng chéng.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
shū xián xiū nóng jù, zhí zhě bàn wǒ gēng.
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直者伴我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