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三輔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山三輔劇”全詩
誰謂弦歌小,不分宵旰憂。
煙橫輞水暝,云照武關秋。
安得無羈束,從君一縱游。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山三輔劇,百里古諸侯。
誰謂弦歌小,不分宵旰憂。
煙橫輞水暝,云照武關秋。
安得無羈束,從君一縱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皇甫寺丞去藍田縣的情景。南山指的是南方山脈,三輔是指京畿、河南、陜西三地,劇指的是戲劇。百里古諸侯指的是古代百里之內的諸侯。詩人表達了對皇甫寺丞的祝福和對他遠行的思念之情。詩中提到的弦歌小,指的是詩人認為自己的琴聲和歌聲微不足道,無法表達內心的憂愁。煙橫輞水暝、云照武關秋描繪了秋天的景色,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擺脫束縛,與皇甫寺丞一同自由地游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南山和三輔、弦歌和憂愁、煙橫和云照等進行對比,以突出自己的情感和對皇甫寺丞的祝福。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同時,詩人對自由的向往也表達了對束縛的厭倦,展示了個人追求自由和獨立的精神。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有情感的表達,又有景物的描繪,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南山三輔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fǔ sì chéng zhī lán tián xiàn
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
nán shān sān fǔ jù, bǎi lǐ gǔ zhū hóu.
南山三輔劇,百里古諸侯。
shuí wèi xián gē xiǎo, bù fēn xiāo gàn yōu.
誰謂弦歌小,不分宵旰憂。
yān héng wǎng shuǐ míng, yún zhào wǔ guān qiū.
煙橫輞水暝,云照武關秋。
ān dé wú jī shù, cóng jūn yī zòng yóu.
安得無羈束,從君一縱游。
“南山三輔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