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友復難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素友復難期”全詩
朱門不可入,素友復難期。
依世誠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終寡合,吾道易參差。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雪中尋友不遇》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中尋友不遇》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詞描述了在雪中尋找朋友卻未能相遇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失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擁袖犯風雪,驅車行詣誰。
朱門不可入,素友復難期。
依世誠多拙,迷方忽自悲。
褊心終寡合,吾道易參差。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擁袖犯風雪、驅車行走卻不知道要去見誰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的困惑和迷茫。朱門不可入,素友難期,表明作者無法進入高門顯貴之地,也無法與曾經的好友再次相見。詩中提到“依世誠多拙”,意味著作者在現實世界中感到自己的拙劣和無能,而“迷方忽自悲”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迷失方向的悲傷。最后兩句“褊心終寡合,吾道易參差”表明作者內心狹隘,難以與他人和諧相處,同時也意味著作者的人生道路變得曲折不平。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失望和對人生的思考。它揭示了人們在追求友誼和理想時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和痛苦。整首詩詞以雪為背景,通過寒冷的氛圍和孤寂的景象,進一步強化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感。
“素友復難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zhōng xún yǒu bù yù
雪中尋友不遇
yōng xiù fàn fēng xuě, qū chē xíng yì shuí.
擁袖犯風雪,驅車行詣誰。
zhū mén bù kě rù, sù yǒu fù nán qī.
朱門不可入,素友復難期。
yī shì chéng duō zhuō, mí fāng hū zì bēi.
依世誠多拙,迷方忽自悲。
biǎn xīn zhōng guǎ hé, wú dào yì cēn cī.
褊心終寡合,吾道易參差。
“素友復難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