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明如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白明如李”全詩
晨光孤照闕,霧氣濕侵袍。
槐柳經霜慘,驊騮得路豪。
素飧無小補,府仰愧金鰲。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早朝書事》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朝書事》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早晨朝廷的景象,以及作者對自身身份和責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太白明如李,東方三丈高。
晨光孤照闕,霧氣濕侵袍。
槐柳經霜慘,驊騮得路豪。
素飧無小補,府仰愧金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朝廷的早晨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對自身身份和責任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太白明如李",指的是晨曦中的明亮星辰,象征著皇權的光輝。"東方三丈高"則是形容朝陽升起的壯麗景象,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接著,詩中描述了晨光照耀著空曠的皇宮,但卻顯得孤獨,因為宮殿中的人還未醒來。"霧氣濕侵袍"則表現出清晨的濕氣,給人一種寂靜潮濕的感覺。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描繪槐樹和柳樹經歷了霜凍的凄涼景象,以及駿馬自由奔馳的豪情,展現了歲月更迭中的變化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兩句"素飧無小補,府仰愧金鰲"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身份和責任的思考。素飧無小補意味著作者在朝廷中沒有享受特殊待遇,府仰愧金鰲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謙遜和自責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早晨朝廷的景象,以及對自身身份和責任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權力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太白明如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áo shū shì
早朝書事
tài bái míng rú lǐ, dōng fāng sān zhàng gāo.
太白明如李,東方三丈高。
chén guāng gū zhào quē, wù qì shī qīn páo.
晨光孤照闕,霧氣濕侵袍。
huái liǔ jīng shuāng cǎn, huá liú dé lù háo.
槐柳經霜慘,驊騮得路豪。
sù sūn wú xiǎo bǔ, fǔ yǎng kuì jīn áo.
素飧無小補,府仰愧金鰲。
“太白明如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