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園才一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園才一畝”全詩
雖不居丘壑,常如隱薜蘿。
忘機林鳥下,極目塞鴻過。
為問市朝客,紅塵深幾何。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花庵獨坐》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庵獨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獨自坐在花庵中的景象,表達了對紅塵世界的超脫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荒園才一畝,意足已為多。
雖不居丘壑,常如隱薜蘿。
忘機林鳥下,極目塞鴻過。
為問市朝客,紅塵深幾何。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塵世的超脫。詩的開頭,作者提到自己的花庵只有一畝大小,但他覺得這已經足夠了,因為他在這片小小的園子里找到了滿足。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不居高山大川,卻常常像隱蔽的薜蘿一樣,遠離塵囂,追求寧靜。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忘卻塵世的狀態。他觀察著樹林中的鳥兒飛落,眺望著天空中的大雁飛過,完全忘記了塵世的煩惱。最后兩句詩,作者反問市朝的客人們,紅塵的紛擾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是對塵世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的反思。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塵世的超脫。它讓人們感受到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塵世的情感,同時也呼喚人們思考紅塵世界的真正意義。
“荒園才一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ān dú zuò
花庵獨坐
huāng yuán cái yī mǔ, yì zú yǐ wèi duō.
荒園才一畝,意足已為多。
suī bù jū qiū hè, cháng rú yǐn bì luó.
雖不居丘壑,常如隱薜蘿。
wàng jī lín niǎo xià, jí mù sāi hóng guò.
忘機林鳥下,極目塞鴻過。
wèi wèn shì cháo kè, hóng chén shēn jǐ hé.
為問市朝客,紅塵深幾何。
“荒園才一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