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來滿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風來滿襟”全詩
床空唯唯軒,冠小不施簪。
竹影亂涼月,林梢轉曉參。
人心有喧寂,何必欲云岑。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宋郎中孟秋省直》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宋郎中孟秋省直》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久殘暑盡,好風來滿襟。
長時間的夜晚過去了,殘余的暑氣也消散了,涼爽的風吹拂著我的衣襟。
床空唯唯軒,冠小不施簪。
床上空空蕩蕩,只有孤燈照亮著。我戴著小小的冠冕,沒有佩戴簪子。
竹影亂涼月,林梢轉曉參。
竹影搖曳,涼爽的月光灑在其中。林梢隨著黎明的到來而轉動,仿佛在參與黎明的盛景。
人心有喧寂,何必欲云岑。
人們的內心時而喧囂,時而寂靜,為何還要追求高山云岑的境界呢?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涼爽和清新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淡泊。夜晚的涼風吹拂著衣襟,給人一種舒適和寧靜的感覺。床上空空蕩蕩,孤燈照亮著,給人一種寂寥和冷清的氛圍。竹影搖曳,月光灑在其中,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寧靜。林梢隨著黎明的到來而轉動,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最后,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們的內心時而喧囂,時而寂靜,為何還要追求高山云岑的境界呢?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寧靜和淡泊的追求,以及對于世俗紛擾的反思。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心的狀態,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好風來滿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òng láng zhōng mèng qiū shěng zhí
和宋郎中孟秋省直
yè jiǔ cán shǔ jǐn, hǎo fēng lái mǎn jīn.
夜久殘暑盡,好風來滿襟。
chuáng kōng wěi wěi xuān, guān xiǎo bù shī zān.
床空唯唯軒,冠小不施簪。
zhú yǐng luàn liáng yuè, lín shāo zhuǎn xiǎo cān.
竹影亂涼月,林梢轉曉參。
rén xīn yǒu xuān jì, hé bì yù yún cén.
人心有喧寂,何必欲云岑。
“好風來滿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