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屢淹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馬屢淹留”全詩
昔為題詩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馬屢淹留。
相見波光凈,依然一片秋。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寄題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名郎游勝地,心跡繼風流。
昔為題詩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馬屢淹留。
相見波光凈,依然一片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司馬光寄題給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的情景。詩人稱贊了這個勝地的美景,表達了自己對風流事物的追求。他提到自己曾經在這里題詩,現在又因為美好的事情而來修行。四周的山巒相互映照,五匹馬屢次停留。當他再次來到這里時,湖泊的波光閃爍,依然如秋天的一片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山巒和湖泊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他將自己的心跡與風流事物相連,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詩人曾經在這個地方題詩,現在又因為美好的事情而來修行,這體現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作為背景,通過描繪波光凈的湖水,表達了一種寧靜和平靜的氛圍。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詩人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五馬屢淹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yǔ zhōu cháo dōu guān zhǎo zhǎo shàng táng cháo zhèng dōu guān yǒu shī kè shí
寄題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
míng láng yóu shèng dì, xīn jī jì fēng liú.
名郎游勝地,心跡繼風流。
xī wèi tí shī zhe, jīn yīn hǎo shì xiū.
昔為題詩著,今因好事修。
sì shān xiāng zhào yìng, wǔ mǎ lǚ yān liú.
四山相照映,五馬屢淹留。
xiāng jiàn bō guāng jìng, yī rán yī piàn qiū.
相見波光凈,依然一片秋。
“五馬屢淹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