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低昂不自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樹低昂不自持”全詩
殘黃淺約眉雙歛,欲舞先夸手小垂。
快馬折鞭催遠道,落梅橫笛共余悲。
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柳》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樹低昂不自持,
河橋風雨弄春絲。
殘黃淺約眉雙歛,
欲舞先夸手小垂。
快馬折鞭催遠道,
落梅橫笛共余悲。
長亭送客兼迎雨,
費盡春條贈別離。
中文譯文:
垂下的綠柳不自持,
河橋上的風雨搖動著春絲。
眉毛微微皺起,顏色淺黃,
想要起舞,先夸耀著小巧的手垂下。
快馬奔馳,鞭子不停地抽打,
催促著遠方的旅途。
落梅花飄零,橫笛聲中共同感受悲傷。
長亭送客,同時迎接著雨水,
花費了許多春天的枝條,送別離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寫柳樹、河橋、風雨、眉毛、舞蹈、快馬、梅花、笛子、長亭和春條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感受和情感。
詩中的綠柳低垂,不自持,表達了春天萬物生長的姿態,也暗示了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河橋上的風雨弄春絲,形容了春天的變幻多姿,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
詩中的殘黃淺約眉雙歛,描繪了春天初現的景象,給人以溫柔、嬌媚的感覺。欲舞先夸手小垂,表達了作者對春天舞蹈的向往和渴望。
快馬折鞭催遠道,落梅橫笛共余悲,通過描寫快馬奔馳和落梅花飄零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悲傷的思考和感受。
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描繪了長亭送別的情景,同時迎接著雨水,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相聚的復雜情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情世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生命、離別和相聚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歐陽修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綠樹低昂不自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柳
lǜ shù dī áng bù zì chí, hé qiáo fēng yǔ nòng chūn sī.
綠樹低昂不自持,河橋風雨弄春絲。
cán huáng qiǎn yuē méi shuāng hān, yù wǔ xiān kuā shǒu xiǎo chuí.
殘黃淺約眉雙歛,欲舞先夸手小垂。
kuài mǎ zhé biān cuī yuǎn dào, luò méi héng dí gòng yú bēi.
快馬折鞭催遠道,落梅橫笛共余悲。
cháng tíng sòng kè jiān yíng yǔ, fèi jǐn chūn tiáo zèng bié lí.
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
“綠樹低昂不自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