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莫怪我皤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逢莫怪我皤然”全詩
有道方令萬物遂,無能擬乞一身閑。
花前燭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此樂想公應未暇,且持金盞醉紅顏。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答和王宣徽》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和王宣徽》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相逢莫怪我皤然,
When we meet, do not be surprised by my white hair,
出處參差四紀間。
For I have traveled through the four seasons.
有道方令萬物遂,
With the Way, all things fall into place,
無能擬乞一身閑。
Yet I am unable to ask for a life of leisure.
花前燭酌樽前月,
Drinking wine by the flowers, under the moon,
淮上扁舟枕上山。
In a flat boat on the Huai River, resting against the mountains.
此樂想公應未暇,
This joy, I think, the Duke must not have time for,
且持金盞醉紅顏。
So I hold a golden cup and get drunk on beauty.
這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以自己白發的形象來表達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無情。他認為有道德的人才能使萬物順利,但他自己卻無法得到閑暇的生活。他描述了在花前、月下、江上的美好時光,但他認為這樣的快樂可能是公務繁忙的王宣徽無暇享受的。最后,他用金盞醉紅顏來表達對美的追求和享受。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歐陽修獨特的情感和對人生的領悟。同時,他以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與讀者分享了對美好時光和自由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既有深刻的哲理,又充滿了詩意和情感,是歐陽修文學成就的一部分。
“相逢莫怪我皤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hé wáng xuān huī
答和王宣徽
xiāng féng mò guài wǒ pó rán, chū chù cēn cī sì jì jiān.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處參差四紀間。
yǒu dào fāng lìng wàn wù suì, wú néng nǐ qǐ yī shēn xián.
有道方令萬物遂,無能擬乞一身閑。
huā qián zhú zhuó zūn qián yuè, huái shàng piān zhōu zhěn shàng shān.
花前燭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cǐ lè xiǎng gōng yīng wèi xiá, qiě chí jīn zhǎn zuì hóng yán.
此樂想公應未暇,且持金盞醉紅顏。
“相逢莫怪我皤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