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從此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音從此無”全詩
絕弦謝世人,知音從此無。
瓠巴魚自躍,此事見於書。
師曠嘗一鼓,群鶴舞空虛。
吾恐二三說,其言皆過歟。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鳥與魚。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坐下彈琴,我有感而發,獻給圣俞。
鍾子已經去世了,伯牙是否也已經去世了呢?琴弦斷了,世人不再懂得音樂。
瓠巴魚自己躍出水面,這件事在書中有所記載。師曠曾經擊鼓一次,群鶴在空中舞蹈。
我擔心二三人的評論,他們的言辭都過于夸張。不然,古今的人們,愚蠢和智慧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
可是為什么人類的耳朵,無法與鳥和魚相比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思考和對人類智慧的疑問。作者通過描繪鍾子和伯牙的故事,表達了對音樂的懷念和對知音的渴望。琴弦斷裂象征著人們對音樂的遺忘,而瓠巴魚躍出水面則象征著音樂的力量和影響力。師曠擊鼓和群鶴舞蹈的描寫,強調了音樂的美妙和魅力。最后,作者對人類的智慧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質疑,認為人類無法達到鳥和魚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對音樂和人類智慧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人類存在的深刻思考。它表達了對音樂的珍視和對人類局限性的思考,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知音從此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tán qín yǒu gǎn èr shǒu chéng shèng yú
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zhōng zi hū yǐ sǐ, bó yá qí yǐ hū.
鍾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jué xián xiè shì rén, zhī yīn cóng cǐ wú.
絕弦謝世人,知音從此無。
hù bā yú zì yuè, cǐ shì jiàn yú shū.
瓠巴魚自躍,此事見於書。
shī kuàng cháng yī gǔ, qún hè wǔ kōng xū.
師曠嘗一鼓,群鶴舞空虛。
wú kǒng èr sān shuō, qí yán jiē guò yú.
吾恐二三說,其言皆過歟。
bù rán gǔ jīn rén, yú zhì miǎo yǐ shū.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nài hé rén yǒu ěr, bù jí niǎo yǔ yú.
奈何人有耳,不及鳥與魚。
“知音從此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