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遠可追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遠可追還”全詩
彈為古曲聲,如與古人言。
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
橫琴置床頭,當午曝背眠。
夢見一丈夫,嚴嚴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調作南風弦。
一奏風雨來,再鼓變云煙。
鳥獸盡嚶鳴,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時,未遠可追還。
方彼夢中樂,心知口難傳。
既覺失其人,起坐涕丸瀾。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彈琴效賈島體》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彈琴效賈島體》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人不可見,古人琴可彈。
古人已逝去,但古琴仍可彈奏。
彈為古曲聲,如與古人言。
演奏出古曲的聲音,仿佛與古人對話。
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
雖然可以聽到琴聲,但琴的意境誰能理解。
橫琴置床頭,當午曝背眠。
橫放琴于床頭,中午曬背而睡。
夢見一丈夫,嚴嚴古衣冠。
夢見一個古代的男子,穿著莊嚴的古代服飾。
登床取之坐,調作南風弦。
起床取琴坐下,調弦演奏南風曲。
一奏風雨來,再鼓變云煙。
一曲奏出,風雨隨之而來,再次擊鼓,云煙變幻。
鳥獸盡嚶鳴,草木亦滋蕃。
鳥獸紛紛鳴叫,草木也茂盛生長。
乃知太古時,未遠可追還。
由此可知,古代的時光并不遙遠,仍然可以追溯。
方彼夢中樂,心知口難傳。
那夢中的樂曲,心中明白無法言傳。
既覺失其人,起坐涕丸瀾。
一旦醒來,感到失去了那個人,坐起來淚水滂沱。
這首詩詞通過彈琴的方式,表達了對古人的思念和對古代文化的追溯。作者在夢中彈奏古琴,與古人對話,感受到古代的風雨變幻和自然萬物的生機。然而,這種夢中的樂曲和琴意無法通過口頭傳達,只能在心中默默體會。詩詞最后表達了作者醒來后的失落和悲傷,意味著古人已逝去,無法再與之相見。整首詩詞以琴音和夢境為線索,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未遠可追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 qín xiào jiǎ dǎo tǐ
彈琴效賈島體
gǔ rén bù kě jiàn, gǔ rén qín kě dàn.
古人不可見,古人琴可彈。
dàn wèi gǔ qū shēng, rú yǔ gǔ rén yán.
彈為古曲聲,如與古人言。
qín shēng suī kě tīng, qín yì shuí néng lùn.
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
héng qín zhì chuáng tóu, dāng wǔ pù bèi mián.
橫琴置床頭,當午曝背眠。
mèng jiàn yī zhàng fū, yán yán gǔ yì guān.
夢見一丈夫,嚴嚴古衣冠。
dēng chuáng qǔ zhī zuò, diào zuò nán fēng xián.
登床取之坐,調作南風弦。
yī zòu fēng yǔ lái, zài gǔ biàn yún yān.
一奏風雨來,再鼓變云煙。
niǎo shòu jǐn yīng míng, cǎo mù yì zī fān.
鳥獸盡嚶鳴,草木亦滋蕃。
nǎi zhī tài gǔ shí, wèi yuǎn kě zhuī huán.
乃知太古時,未遠可追還。
fāng bǐ mèng zhōng lè, xīn zhī kǒu nán chuán.
方彼夢中樂,心知口難傳。
jì jué shī qí rén, qǐ zuò tì wán lán.
既覺失其人,起坐涕丸瀾。
“未遠可追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