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由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學無由明”全詩
性雖有五常,不學無由明。
輪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繩。
堅金礪所利,玉琢器乃成。
仁義不遠躬,勤勤入至誠。
學既積於心,猶木之敷榮。
根本既堅好,蓊郁其干莖。
爾曹直勉勉,無以吾言輕。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贈學者》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學者》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者的崇高品質。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人稟天地氣,乃物中最靈。
性雖有五常,不學無由明。
輪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繩。
堅金礪所利,玉琢器乃成。
仁義不遠躬,勤勤入至誠。
學既積於心,猶木之敷榮。
根本既堅好,蓊郁其干莖。
爾曹直勉勉,無以吾言輕。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人類與天地相通的氣息,強調了人類作為萬物中最有靈性的存在。詩中提到,盡管人性具備五常(仁、義、禮、智、信),但如果不進行學習,就無法明白其中的道理。
詩詞中使用了木匠打造木器的比喻,表達了學習的過程。就像木匠通過旋轉、彎曲和磨削木材來制作器物一樣,學習也需要不斷地努力和修煉。金屬經過鍛煉和礪煉才能成為有用的工具,玉石經過琢磨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同樣,人通過學習和修煉,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詩詞中還強調了仁義和勤勉的重要性。仁義是指道德和正義,而勤勉則是指勤奮和誠實。只有將仁義融入自己的行為中,并以勤勉和誠實的態度對待學習,才能使學問真正積淀于心,并像樹木一樣茁壯成長。
最后,詩人鼓勵讀者要堅持勤奮學習,不輕視他人的言論。他認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和智慧,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者應具備的品質,同時也鼓勵讀者要堅持不懈地追求知識和真理。
“不學無由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ué zhě
贈學者
rén bǐng tiān dì qì, nǎi wù zhōng zuì líng.
人稟天地氣,乃物中最靈。
xìng suī yǒu wǔ cháng, bù xué wú yóu míng.
性雖有五常,不學無由明。
lún qū róu ér jiù, mù zhí zài zhōng shéng.
輪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繩。
jiān jīn lì suǒ lì, yù zhuó qì nǎi chéng.
堅金礪所利,玉琢器乃成。
rén yì bù yuǎn gōng, qín qín rù zhì chéng.
仁義不遠躬,勤勤入至誠。
xué jì jī yú xīn, yóu mù zhī fū róng.
學既積於心,猶木之敷榮。
gēn běn jì jiān hǎo, wěng yù qí gàn jīng.
根本既堅好,蓊郁其干莖。
ěr cáo zhí miǎn miǎn, wú yǐ wú yán qīng.
爾曹直勉勉,無以吾言輕。
“不學無由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