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閭禮讓已成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鄉閭禮讓已成俗”全詩
問子之勤何所欲,自慚報子無瓊瑰。
非徒多難學久廢,世事漸懶由心衰。
吳興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賢材。
鄉閭禮讓已成俗,余風漸被來江淮。
子年方少力可勉,往與夫子為顏回。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送章生東歸》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章生東歸》是宋代歐陽修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窮山荒僻人罕顧,
子以一身千里來。
問子之勤何所欲,
自慚報子無瓊瑰。
非徒多難學久廢,
世事漸懶由心衰。
吳興先生富道德,
侁侁弟子皆賢材。
鄉閭禮讓已成俗,
余風漸被來江淮。
子年方少力可勉,
往與夫子為顏回。
詩意:
這首詩詞是歐陽修送別他的學生章生東歸的作品。詩中表達了歐陽修對章生的贊賞和鼓勵,同時也反映了歐陽修對自己的自省和自責。
賞析:
詩的開頭描述了章生來自偏遠山區,但他千里迢迢來到歐陽修的身邊求學。歐陽修詢問章生的勤奮是為了什么,自愧地表示自己無法給予他豐富的物質回報。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學習的困難和世事的疲憊,暗示了歐陽修對自己學識漸衰的擔憂。
然而,詩中也表達了對吳興先生(指歐陽修自己)的贊美,稱他富有道德。他的學生們都是才華出眾的人才。鄉閭之間的禮讓已經成為習俗,歐陽修的風范也逐漸被江淮地區所傳頌。
最后,詩中提到章生年輕有為,可以向夫子(指歐陽修)學習,希望他能像顏回一樣有所成就。
整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章生的贊賞和鼓勵,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己學識漸衰的自省和自責。這首詩詞展示了歐陽修對學生的關懷和對自身的反思,同時也體現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禮儀之道。
“鄉閭禮讓已成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shēng dōng guī
送章生東歸
qióng shān huāng pì rén hǎn gù, zi yǐ yī shēn qiān lǐ lái.
窮山荒僻人罕顧,子以一身千里來。
wèn zi zhī qín hé suǒ yù, zì cán bào zǐ wú qióng guī.
問子之勤何所欲,自慚報子無瓊瑰。
fēi tú duō nàn xué jiǔ fèi, shì shì jiàn lǎn yóu xīn shuāi.
非徒多難學久廢,世事漸懶由心衰。
wú xīng xiān shēng fù dào dé, shēn shēn dì zǐ jiē xián cái.
吳興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賢材。
xiāng lǘ lǐ ràng yǐ chéng sú, yú fēng jiàn bèi lái jiāng huái.
鄉閭禮讓已成俗,余風漸被來江淮。
zi nián fāng shǎo lì kě miǎn, wǎng yǔ fū zǐ wèi yán huí.
子年方少力可勉,往與夫子為顏回。
“鄉閭禮讓已成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