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銀燭亂熒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如銀燭亂熒熒”全詩
不知桂魄今何在,應在吾家紫石屏。
分類: 不見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秋不見月問客》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不見月問客》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中秋夜,作者在思念月亮的同時,也思念遠方的客人。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試問玉蟾寒皎皎,何如銀燭亂熒熒。
不知桂魄今何在,應在吾家紫石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中秋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月亮的思念之情。詩中的玉蟾和銀燭都是指代月亮的詞語,玉蟾寒皎皎表示月亮的明亮清冷,銀燭亂熒熒則形容月光下的景象。作者試問玉蟾的寒冷與銀燭的明亮相比,哪一個更加美好。
接著,作者表達了對桂魄的思念。桂魄指的是月亮上的桂樹,它象征著中秋節的美好和團圓。作者不知道桂魄現在在何處,但他相信桂魄應該在他家的紫石屏上。紫石屏是一種裝飾屏風,用紫色的石材制成,常常被用來裝飾居室,寓意高貴和美好。
整首詩詞通過對月亮和桂魄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中秋夜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思念月亮的同時,也思念遠方的客人,希望他們能夠團圓在中秋之夜。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同時展現了中秋節的浪漫和溫馨。
“何如銀燭亂熒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bú jiàn yuè wèn kè
中秋不見月問客
shì wèn yù chán hán jiǎo jiǎo, hé rú yín zhú luàn yíng yíng.
試問玉蟾寒皎皎,何如銀燭亂熒熒。
bù zhī guì pò jīn hé zài, yīng zài wú jiā zǐ shí píng.
不知桂魄今何在,應在吾家紫石屏。
“何如銀燭亂熒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