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鞍路偶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鞍路偶同”全詩
天清黃道日,街闊綠槐風。
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
戢戈清四海,論道屬三公。
自愧陪群彥,從來但樸忠。
時平容竊祿,歲晚嘆衰翁。
買地淮山北,垂竿潁水東。
稻粱雖可戀,吾志在冥鴻。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下直呈同行三公》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直呈同行三公》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午漏聲初轉,歸鞍路偶同。
天清黃道日,街闊綠槐風。
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
戢戈清四海,論道屬三公。
自愧陪群彥,從來但樸忠。
時平容竊祿,歲晚嘆衰翁。
買地淮山北,垂竿潁水東。
稻粱雖可戀,吾志在冥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歐陽修的心境和對自己身份的思考。午后的漏聲剛剛轉動,他與同行的三位官員一起歸來,路上偶然相遇。天空明凈,太陽照耀著黃道,街道寬闊,綠槐樹隨風搖曳。萬國的船車匯聚,天空中的星象象征著魏國的雄偉。他們放下戰爭的武器,專心討論道德和治理之道,屬于三公的范疇。歐陽修自愧不如這些才華出眾的群賢,但他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樸實忠誠的品質。時光平和,他暗自竊喜自己的功名,但晚年卻感嘆時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他買下了淮山北部的土地,釣竿垂在潁水東岸。盡管稻粱美味可口,但他的志向卻在追求更高遠的目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歐陽修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宏大的歷史背景,表達了自己對道德和治理的關注,以及對自身才華和地位的謙遜和自省。詩中的意象生動,通過對時間、天空、街道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歐陽修作為一位文人官員的獨特視角和思考方式。
“歸鞍路偶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zhí chéng tóng háng sān gōng
下直呈同行三公
wǔ lòu shēng chū zhuǎn, guī ān lù ǒu tóng.
午漏聲初轉,歸鞍路偶同。
tiān qīng huáng dào rì, jiē kuò lǜ huái fēng.
天清黃道日,街闊綠槐風。
wàn guó zhōu chē huì, zhōng tiān xiàng wèi xióng.
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
jí gē qīng sì hǎi, lùn dào shǔ sān gōng.
戢戈清四海,論道屬三公。
zì kuì péi qún yàn, cóng lái dàn pǔ zhōng.
自愧陪群彥,從來但樸忠。
shí píng róng qiè lù, suì wǎn tàn shuāi wēng.
時平容竊祿,歲晚嘆衰翁。
mǎi dì huái shān běi, chuí gān yǐng shuǐ dōng.
買地淮山北,垂竿潁水東。
dào liáng suī kě liàn, wú zhì zài míng hóng.
稻粱雖可戀,吾志在冥鴻。
“歸鞍路偶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