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更殊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石更殊怪”全詩
尤宜春水滿,水石更殊怪。
長山勢回合,井邑相縈帶。
石林繞舜祠,西南正相對。
階庭無爭訟,郊境罷守衛。
時時溪上來,勸引辭學輩。
今誰不務武,儒雅道將廢。
豈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勵。
分類: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游石溪示學者》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石溪示學者》是唐代元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溪在城下,
形勝堪賞愛。
尤宜春水滿,
水石更殊怪。
長山勢回合,
井邑相縈帶。
石林繞舜祠,
西南正相對。
階庭無爭訟,
郊境罷守衛。
時時溪上來,
勸引辭學輩。
今誰不務武,
儒雅道將廢。
豈忘二三子,
旦夕相勉勵。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覽石溪的情景,并向學者們發出勸誡。詩中描述了位于城下的一條小溪,它的景色美麗宜人,值得欣賞和喜愛。尤其在春天,溪水充盈,水中的石頭更加奇特獨特。周圍的山勢回合起伏,小鎮和村莊環繞在一起。石林環繞著舜帝的祠廟,位于西南方向,與溪水相對。在這里,沒有爭訟的階庭,郊外的境界也不再需要守衛。時常有人來到溪邊,勸導和引導辭章學問的后輩。現在有人忽視了武勇,而儒雅的道德將被拋棄。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積極向學的學者,我們要在早晚互相勉勵。
賞析:
《游石溪示學者》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石溪的景色,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懷相結合。詩中以溪水、石頭、山勢等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作者通過描述溪水的美麗和石頭的奇特,表達了自然景觀的魅力和獨特之處。同時,通過提及舜帝的祠廟,暗示了文化傳統的重要性。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溪水為背景,表達了對學者們的勸誡。他提到了階庭無爭訟、郊境罷守衛的景象,反映了社會和平與安寧。同時,他指出了當時社會上忽視學問,崇尚武勇的現象,呼吁學者們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努力向學。最后,作者以"豈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勵"的句子,表達了對學者們的期望和鼓勵。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反映社會現象,寄托了作者對學問和文化傳統的關懷和呼喚。它既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美麗,又傳達了對社會和學問的思考,具有啟示和勸誡的作用。
“水石更殊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shí xī shì xué zhě
游石溪示學者
xiǎo xī zài chéng xià, xíng shèng kān shǎng ài.
小溪在城下,形勝堪賞愛。
yóu yí chūn shuǐ mǎn, shuǐ shí gèng shū guài.
尤宜春水滿,水石更殊怪。
cháng shān shì huí hé, jǐng yì xiāng yíng dài.
長山勢回合,井邑相縈帶。
shí lín rào shùn cí, xī nán zhèng xiāng duì.
石林繞舜祠,西南正相對。
jiē tíng wú zhēng sòng, jiāo jìng bà shǒu wèi.
階庭無爭訟,郊境罷守衛。
shí shí xī shàng lái, quàn yǐn cí xué bèi.
時時溪上來,勸引辭學輩。
jīn shuí bù wù wǔ, rú yǎ dào jiāng fèi.
今誰不務武,儒雅道將廢。
qǐ wàng èr sān zi, dàn xī xiāng miǎn lì.
豈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勵。
“水石更殊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