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聽鳥聲知改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聽鳥聲知改節”全詩
每聽鳥聲知改節,因吹柳絮惜殘春。
平生未省降詩敵,到處何嘗訴酒巡。
壯志鎖磨都已盡,看花翻作飲茶人。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依韻答杜相公寵示之作》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答杜相公寵示之作》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醉翁豐樂一閑身,
The drunken old man enjoys his leisure,
憔悴今來汴水濱。
Worn out, he now resides by the Bian River.
每聽鳥聲知改節,
With each bird's song, he knows the changing seasons,
因吹柳絮惜殘春。
Blowing the willow catkins, he cherishes the lingering spring.
平生未省降詩敵,
Throughout his life, he never realized his poetic rivals,
到處何嘗訴酒巡。
Everywhere he goes, he seldom boasts of his wine-drinking adventures.
壯志鎖磨都已盡,
His lofty ambitions have faded away,
看花翻作飲茶人。
Now he finds joy in appreciating flowers and drinking tea.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醉翁的形象,他過著悠閑的生活,身心疲憊地居住在汴水邊。他通過聽鳥的歌聲來感知季節的變化,通過吹動柳絮來懷念殘留的春天。他平生未曾認識到自己的詩歌對手,也從未在任何地方夸耀過自己的酒宴經歷。他曾經懷揣著壯志,但現在已經消磨殆盡,他只是看花賞景,成為一個喝茶的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醉翁的形象象征著歐陽修自己,他已經過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現在只是安享生活的閑適和平淡。他通過觀察自然的變化和欣賞細微之處來感受生活的美好。詩中的醉翁并不是一個悲觀的形象,而是一個能夠從簡單的事物中找到快樂的人。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領悟,展示了一種淡泊名利、享受當下的心態。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平和、寧靜的情感。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醉翁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于生活的獨特見解。
“每聽鳥聲知改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dá dù xiàng gōng chǒng shì zhī zuò
依韻答杜相公寵示之作
zuì wēng fēng lè yī xián shēn, qiáo cuì jīn lái biàn shuǐ bīn.
醉翁豐樂一閑身,憔悴今來汴水濱。
měi tīng niǎo shēng zhī gǎi jié, yīn chuī liǔ xù xī cán chūn.
每聽鳥聲知改節,因吹柳絮惜殘春。
píng shēng wèi shěng jiàng shī dí, dào chù hé cháng sù jiǔ xún.
平生未省降詩敵,到處何嘗訴酒巡。
zhuàng zhì suǒ mó dōu yǐ jǐn, kàn huā fān zuò yǐn chá rén.
壯志鎖磨都已盡,看花翻作飲茶人。
“每聽鳥聲知改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