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鄰有山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鄰有山僧”全詩
各問其性情,變之俱不能。
公為二千石,我為山海客。
志業豈不同,今已殊名跡。
相里不相類,相友且相異。
何況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茍不同,分寸不相容。
漫問軒裳客,何如耕釣翁。
分類: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漫問相里黃州》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漫問相里黃州》的中文譯文是:東邊有漁父,西邊有山僧。分別問他們的性情,他們都無法改變。你是二千石的官員,我是窮游山海的旅人。我們的志向和事業豈能不同,如今已經有了不同的名聲。我們相處的人們,也不是相類而是相異。何況天下的人,卻希望他們的意愿相同。如果人們的意愿不同,分寸就無法相容。我想問問那些華麗裝飾的客人,與務農和釣魚的老人相比,如何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元結對生活中不同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他通過描繪東邊的漁父和西邊的山僧,提出了自己和社會上不同群體的對比。他自稱為“山海客”,強調自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與之相對的是公家官員的地位和社會地位,代表了傳統的功名追求。詩人認為,他們的志向和事業已經迥然不同,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他也指出,即使是相識的朋友,也會有不同的愛好和追求。最后,他提問天下的人,是否真的希望他們的意愿相同,而這樣的相同可能會導致沖突和不和諧。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反問,傳達了詩人對自由和多樣性的追求。他提供了一個不同人群的選擇,探討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和價值觀。詩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志向,而人們的理解和包容應該建立在對多樣性和差異的尊重上。
“西鄰有山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wèn xiàng lǐ huáng zhōu
漫問相里黃州
dōng lín yǒu yú fù, xī lín yǒu shān sēng.
東鄰有漁父,西鄰有山僧。
gè wèn qí xìng qíng, biàn zhī jù bù néng.
各問其性情,變之俱不能。
gōng wèi èr qiān dàn, wǒ wèi shān hǎi kè.
公為二千石,我為山海客。
zhì yè qǐ bù tóng, jīn yǐ shū míng jī.
志業豈不同,今已殊名跡。
xiàng lǐ bù xiāng lèi, xiāng yǒu qiě xiāng yì.
相里不相類,相友且相異。
hé kuàng tiān xià rén, ér yù tóng qí yì.
何況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rén yì gǒu bù tóng, fēn cùn bù xiāng róng.
人意茍不同,分寸不相容。
màn wèn xuān shang kè, hé rú gēng diào wēng.
漫問軒裳客,何如耕釣翁。
“西鄰有山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