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窺疑無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窺疑無地”全詩
群峰漸靡迤,高下相綿聯。
下窺疑無地,杳藹但蒼煙。
是時新雨余,眾壑鳴春泉。
林籟靜更響,山光晚逾鮮。
巖花為誰開,春去夏猶妍。
野鳥窺我醉,溪云留我眠。
日暮山風來,吹我還醒然。
醉醒各任物,云鳥徒留連。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會峰亭》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會峰亭》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勢百里見,新亭壓其巔。
群峰漸靡迤,高下相綿聯。
下窺疑無地,杳藹但蒼煙。
是時新雨余,眾壑鳴春泉。
林籟靜更響,山光晚逾鮮。
巖花為誰開,春去夏猶妍。
野鳥窺我醉,溪云留我眠。
日暮山風來,吹我還醒然。
醉醒各任物,云鳥徒留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勢、亭臺和自然景色,展示了山水之美。詩人以新亭壓巔的景象來形容山勢的壯麗,群峰相連,高低錯落有致。詩人從亭子往下俯瞰,感覺仿佛沒有盡頭,只有蒼茫的煙霧。此時正值新雨過后,山谷中的泉水歡快地流淌。林中的鳥鳴聲在寧靜中更加清晰動聽,山光在傍晚時分變得更加美麗。巖石上的花朵綻放,春天離去,夏天的美麗依然存在。野鳥窺視著詩人的醉態,溪水的云霧似乎留住了他的眠意。太陽落山,山風吹拂,喚醒了詩人的清醒。醉與醒,各自隨意,而云和鳥卻依然停留在山間。
這首詩詞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也借景抒發了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共生之美。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感悟。
“下窺疑無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fēng tíng
會峰亭
shān shì bǎi lǐ jiàn, xīn tíng yā qí diān.
山勢百里見,新亭壓其巔。
qún fēng jiàn mí yí, gāo xià xiāng mián lián.
群峰漸靡迤,高下相綿聯。
xià kuī yí wú dì, yǎo ǎi dàn cāng yān.
下窺疑無地,杳藹但蒼煙。
shì shí xīn yǔ yú, zhòng hè míng chūn quán.
是時新雨余,眾壑鳴春泉。
lín lài jìng gèng xiǎng, shān guāng wǎn yú xiān.
林籟靜更響,山光晚逾鮮。
yán huā wèi shuí kāi, chūn qù xià yóu yán.
巖花為誰開,春去夏猶妍。
yě niǎo kuī wǒ zuì, xī yún liú wǒ mián.
野鳥窺我醉,溪云留我眠。
rì mù shān fēng lái, chuī wǒ hái xǐng rán.
日暮山風來,吹我還醒然。
zuì xǐng gè rèn wù, yún niǎo tú liú lián.
醉醒各任物,云鳥徒留連。
“下窺疑無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