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勤勞已蔑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報國勤勞已蔑聞”全詩
老為南畝一夫去,猶是東宮二品臣。
侍從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
欲知念舊君恩厚,二者難兼始兩人。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解官後答韓魏公見寄》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解官後答韓魏公見寄》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官職的看法,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報國勤勞已蔑聞,
終身榮遇最無倫。
老為南畝一夫去,
猶是東宮二品臣。
侍從籍通清切禁,
笑歌行作太平民。
欲知念舊君恩厚,
二者難兼始兩人。
詩詞的詩意是,作者歐陽修表示自己對報效國家的勤勞已經被人遺忘,但他一生所獲得的榮耀地位是無與倫比的。盡管他年老了,只能在南方務農,但他仍然是東宮的二品官員,這是一種榮耀。他的身份雖然低微,但他的心靈依然高尚,他的行為舉止清廉,他的歌聲和笑語傳遍大街小巷,為人民帶來太平盛世。作者想要表達的是,雖然他無法同時兼顧念舊和報國兩者,但他對君主的恩情深厚,對國家的貢獻也是無可置疑的。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友情的忠誠。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國家的報效和對君主的忠誠,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價值觀的堅守,展現了他作為一位文人官員的獨特視角和情感體驗。
“報國勤勞已蔑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ě guān hòu dá hán wèi gōng jiàn jì
解官後答韓魏公見寄
bào guó qín láo yǐ miè wén, zhōng shēn róng yù zuì wú lún.
報國勤勞已蔑聞,終身榮遇最無倫。
lǎo wèi nán mǔ yī fū qù, yóu shì dōng gōng èr pǐn chén.
老為南畝一夫去,猶是東宮二品臣。
shì cóng jí tōng qīng qiē jìn, xiào gē xíng zuò tài píng mín.
侍從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
yù zhī niàn jiù jūn ēn hòu, èr zhě nán jiān shǐ liǎng rén.
欲知念舊君恩厚,二者難兼始兩人。
“報國勤勞已蔑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