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行盡到山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松行盡到山門”全詩
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聲名傳海上。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瑯琊山六題·惠覺方丈》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瑯琊山六題·惠覺方丈》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青松行盡到山門,
亂峰深處開方丈。
已能宴坐老山中,
何用聲名傳海上。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歐陽修參觀瑯琊山時的所見所感。他走到了山門,看到青翠的松樹一直延伸到山門前,而方丈的院落則坐落在山峰深處。他已經能夠在這座古老的山中享受宴會和坐禪,對于他來說,聲名傳遍海上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歐陽修的心境和對名利的超越追求。詩中的瑯琊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被視為隱逸的勝地。詩人通過描繪松樹行至山門和方丈的位置,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壯麗景色。方丈所在的深處象征著寧靜與超然,顯示了歐陽修對修身養性的追求。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歐陽修已經在這座山中找到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不再追求名利和聲名。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享受宴坐和修行已經足夠,不再需要把名聲傳遍海上。這種超脫塵俗的心態體現了歐陽修崇尚自然、追求內心平靜的思想。
整首詩字數不多,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傳達了歐陽修對自然山水和寧靜心境的贊美。詩中流露出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給人以寧靜、深思和追求內心滿足的啟示,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隱逸情懷。
“青松行盡到山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áng yá shān liù tí huì jué fāng zhàng
瑯琊山六題·惠覺方丈
qīng sōng xíng jǐn dào shān mén, luàn fēng shēn chù kāi fāng zhàng.
青松行盡到山門,亂峰深處開方丈。
yǐ néng yàn zuò lǎo shān zhōng, hé yòng shēng míng chuán hǎi shàng.
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聲名傳海上。
“青松行盡到山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