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哀箏二十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聽哀箏二十年”全詩
◇蠻巧囀花間舌,嗚咽交流冰下泉。
常謂此聲今已絕,問渠從小自誰傳。
樽前笑我聞彈罷,白發蕭然涕泫然。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李留後家聞箏坐上作》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留後家聞箏坐上作》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十年來,我不再聽到悲傷的箏聲,
突然間,我遇見了纖纖玉指彈奏琴弦。
它像蠻巧的鳥兒在花叢中囀鳴,
像嗚咽的聲音在冰下的泉水中交流。
常常有人說這樣的聲音已經絕跡,
問渠那個從小就傳承這種技藝。
在酒杯前,他們嘲笑我聽完彈奏后的沉默,
我白發蒼蒼,默然流下了淚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箏聲的懷念和對藝術傳承的思考。詩人在二十年間沒有再聽到悲傷的箏聲,但突然間遇見了一個人用纖纖玉指彈奏琴弦,這讓他感到驚喜和感動。他形容這種聲音像蠻巧的鳥兒在花叢中囀鳴,像嗚咽的聲音在冰下的泉水中交流,給人一種美妙而動人的感覺。然而,有人說這樣的聲音已經絕跡,詩人不禁問起這位琴師是從小就學習這種技藝的,他想知道這種傳統藝術是如何傳承下來的。在酒杯前,他們嘲笑他聽完彈奏后的沉默,但詩人卻因為對美的感受而流下了淚水。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箏聲的懷念和對藝術傳承的思考為主題,通過對琴聲的描寫和對傳統藝術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詩人通過形象的描寫,將琴聲比喻為蠻巧的鳥兒和嗚咽的聲音,給人一種美妙而動人的感覺。他對琴聲的贊美和對琴師的思考,體現了他對藝術的敬重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琴聲的描寫和對傳統藝術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不聽哀箏二十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liú hòu jiā wén zhēng zuò shàng zuò
李留後家聞箏坐上作
bù tīng āi zhēng èr shí nián, hū féng xiān zhǐ nòng míng xián.
不聽哀箏二十年,忽逢纖指弄鳴弦。
mán qiǎo zhuàn huā jiān shé, wū yè jiāo liú bīng xià quán.
◇蠻巧囀花間舌,嗚咽交流冰下泉。
cháng wèi cǐ shēng jīn yǐ jué, wèn qú cóng xiǎo zì shuí chuán.
常謂此聲今已絕,問渠從小自誰傳。
zūn qián xiào wǒ wén dàn bà, bái fà xiāo rán tì xuàn rán.
樽前笑我聞彈罷,白發蕭然涕泫然。
“不聽哀箏二十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