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石登古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拂石登古壇”全詩
云霞伴酣樂,忽在千峰外。
坐久還自醒,日落松聲起。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拂石登古壇,
曠懷聊共醉。
云霞伴酣樂,
忽在千峰外。
坐久還自醒,
日落松聲起。
中文譯文:
我拂去石上的塵土,登上古壇,
心情開闊,與友人一同暢飲。
云霞陪伴著我們歡樂酣暢,
忽然我們仿佛置身于千峰之外。
坐久了,我漸漸清醒,
太陽落下,松樹的聲音響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歐陽修在嵩山登上古壇,與朋友一同飲酒的情景。詩人在登壇之際,心情開闊,與友人一同暢飲,享受著云霞的陪伴,仿佛置身于千峰之外,遠離塵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漸漸清醒,意識到太陽已經落下,松樹的聲音響起,暗示著夜晚的降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嵩山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在山上飲酒,與友人共享快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詩人逐漸從醉酒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意識到時光不停地流逝,夜晚即將來臨。這種對時光流逝的感悟,也可以理解為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嵩山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的交融,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深度。
“拂石登古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shān shí èr shǒu sān zuì shí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
fú shí dēng gǔ tán, kuàng huái liáo gòng zuì.
拂石登古壇,曠懷聊共醉。
yún xiá bàn hān lè, hū zài qiān fēng wài.
云霞伴酣樂,忽在千峰外。
zuò jiǔ hái zì xǐng, rì luò sōng shēng qǐ.
坐久還自醒,日落松聲起。
“拂石登古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