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黃拂拂小鵝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淺黃拂拂小鵝雛”全詩
花草偏宜女兒手,緘封枉八野人廚。
細涂麥餅珍無敵,雜煉豬肪術最迂。
臠肉便知全鼎味,它時不用識醍醐。
分類: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天啟惠酥》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啟惠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淺黃拂拂小鵝雛,
色好從來說雍酥。
花草偏宜女兒手,
緘封枉八野人廚。
細涂麥餅珍無敵,
雜煉豬肪術最迂。
臠肉便知全鼎味,
它時不用識醍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淺黃色的小鵝雛輕輕拂動,
它的顏色好像雍酥一樣美麗。
花草特別適合女兒的手,
卻被封存起來,白白浪費在普通人的廚房里。
細細涂抹的麥餅是無與倫比的珍品,
混合煉制的豬肪技藝最為繁瑣。
只有品嘗過臠肉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美味,
那時候就不需要再去認識醍醐(指最美味的部分)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食物為主題,通過對食材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獨特烹飪技藝的贊美。詩中提到的淺黃色小鵝雛和雍酥,形容了食物的色澤和美味。作者認為花草適合女兒的手,暗示了烹飪需要細致和精心的態度。
然而,作者也表達了對美食被浪費的遺憾。詩中提到的麥餅和豬肪,都是經過精心制作的食物,但卻被普通人所浪費。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獨特美食的珍惜和對浪費的不滿。
最后,詩中提到的臠肉和醍醐,象征著最美味的部分。作者認為只有親自品嘗過臠肉的人,才能真正領略到美食的鼎盛味道,不再需要去追求其他的美味。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追求真正美味的人們的贊賞和鼓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食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獨特烹飪技藝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浪費的不滿和對真正美味的追求。
“淺黃拂拂小鵝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qǐ huì sū
天啟惠酥
qiǎn huáng fú fú xiǎo é chú, sè hǎo cóng lái shuō yōng sū.
淺黃拂拂小鵝雛,色好從來說雍酥。
huā cǎo piān yí nǚ ér shǒu, jiān fēng wǎng bā yě rén chú.
花草偏宜女兒手,緘封枉八野人廚。
xì tú mài bǐng zhēn wú dí, zá liàn zhū fáng shù zuì yū.
細涂麥餅珍無敵,雜煉豬肪術最迂。
luán ròu biàn zhī quán dǐng wèi, tā shí bù yòng shí tí hú.
臠肉便知全鼎味,它時不用識醍醐。
“淺黃拂拂小鵝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