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向喬枝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鳥向喬枝聚”全詩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分類:
作者簡介(張繼)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題嚴陵釣臺》張繼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嚴陵釣臺》是唐代張繼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的老人在釣臺上垂釣的情景。
詩詞中提到,隱居人像往常一樣在釣臺上垂釣,清風吹拂,宛如秋天的涼爽。這時,夜空中一顆明亮的客星閃爍在黑暗的夜空上,像是陷入了深夜的峽谷中。垂釣的人低頭俯瞰著春天的溪流,水中的魚兒在淺水中游動,鳥兒聚集在高高的枝頭上。歷史上那些吸引人的餌料,在無數人面前,沒有什么是不可能被吞食的。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意象刻畫出了隱士的清雅志趣,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自由。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詞傳達了對安寧與自由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追求的一種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The old hermit is still here, the gentle breeze feels like autumn.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A guest star sinks into the night gorge, the fishing stone overlooks the spring stream.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
Birds gather on the tall branches, fish swim in the shallow rapids.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Since ancient times, who has not swallowed the tempting bait.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出自然的和諧與美麗,以及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心靈寧靜的追求,對世俗紛擾的抵制。整首詩詞樸實而直接,富有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自由,也引發了對人生價值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鳥向喬枝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án líng diào tái
題嚴陵釣臺
jiù yǐn rén rú zài, qīng fēng yì shì qiū.
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kè xīng shěn yè hè, diào shí fǔ chūn liú.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niǎo xiàng qiáo zhī jù, yú yī qiǎn lài yóu.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
gǔ lái fāng ěr xià, shuí shì bù tūn gōu.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鳥向喬枝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