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石崇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谷石崇鄉”全詩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分類:
作者簡介(張繼)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洛陽作(一作初出徽安門)》張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陽作(一作初出徽安門)》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詩意:
這首詩以洛陽天子縣為背景,描繪了春天的景色。詩人描述了天子縣的草色彌漫至官道,花枝從苑墻上沖出來。他把自己寫作書寫成了籌碼來追逐客人,寫完賦后,又成了一名郎官。詩人表達了他對貧賤的不關心和對西游的渴望,體現了自己力求自強的精神。
譯文: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洛陽春天的美景,通過描述草色侵官道和花枝從苑墻上冒出的情景,營造出春天的生機與鮮活感。詩人以自己的經歷來展示自己的追求和思考。他把書寫成籌碼來追逐客人,表達了對學問和文化價值的追求。賦寫完后成了郎官,意味著在官方的眼中,他僅僅是一個滿足功名的人,而不是一個自由自在的文人。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貧賤的不關心和對西游的思念,顯示了詩人追求自強不息的精神。整個詩歌簡潔明了,字字珠璣,抒發了詩人對自由和追求的價值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谷石崇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yáng zuò yī zuò chū chū huī ān mén
洛陽作(一作初出徽安門)
luò yáng tiān zǐ xiàn, jīn gǔ shí chóng xiāng.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cǎo sè qīn guān dào, huā zhī chū yuàn qiáng.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shū chéng xiū zhú kè, fù bà suì wèi láng.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pín jiàn fēi wú shì, xī yóu sī zì qiáng.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金谷石崇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