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人間小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是人間小草”全詩
羞向清溪照枯槁。
似山中遠志,漫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說與高人應笑倒。
對清風明月,展放眉頭長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待都把功名付時流,只求個天公,放教空老。
分類: 洞仙歌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洞仙歌》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仙歌·黃塵鬢發》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塵鬢發,六月長安道。
我的頭發已經如黃土般蒼老,六月的長安大道上。
羞向清溪照枯槁。
我羞愧地借清溪的水照看自己那枯槁的容顏。
似山中遠志,漫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我像山中的遠志一樣,雖然離開了山林,但在人間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說與高人應笑倒。
即使我有著升平十二策的智慧,成為丞相并封侯,也只是讓高人一笑而已。
對清風明月,展放眉頭長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我對著清風和明月,展開眉頭,盡情地暢飲高歌。
待都把功名付時流,只求個天公,放教空老。
我等待著功名隨著時光流逝,只希望得到天公的眷顧,讓我自由自在地老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他認為在人間的一生如同黃土般平凡,不論是追求功名還是享受自由,最終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逝。作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風明月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越,體現了元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境界。
“只是人間小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huáng chén bìn fà, liù yuè cháng ān dào.
黃塵鬢發,六月長安道。
xiū xiàng qīng xī zhào kū gǎo.
羞向清溪照枯槁。
shì shān zhōng yuǎn zhì, màn chū shān lái, chéng gè shén, zhǐ shì rén jiān xiǎo cǎo.
似山中遠志,漫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shēng píng shí èr cè, chéng xiàng fēng hóu, shuō yǔ gāo rén yīng xiào dào.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說與高人應笑倒。
duì qīng fēng míng yuè, zhǎn fàng méi tóu zhǎng nèn dì, dà zuì gāo gē yě hǎo.
對清風明月,展放眉頭長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dài dōu bǎ gōng míng fù shí liú, zhǐ qiú gè tiān gōng, fàng jiào kōng lǎo.
待都把功名付時流,只求個天公,放教空老。
“只是人間小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