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釀出兵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佳釀出兵廚”全詩
佳釀出兵廚。
陶寫在桑榆。
便鶴到、揚州未如。
欹紅濃露,綠陰清吹,長□下樓居。
高枕即吾廬。
更何待、將宮報書。
分類: 太常引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太常引》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東園歌管日相娛》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園歌管日相娛,
佳釀出兵廚。
陶寫在桑榆,
便鶴到、揚州未如。
欹紅濃露,綠陰清吹,
長□下樓居。
高枕即吾廬,
更何待、將宮報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以及作者對宴會的感受和思考。東園是宴會的地點,歌管是音樂的表演形式。詩中提到了美酒和美食,以及陶器和桑榆樹的描寫,展現了宴會的熱鬧和歡樂氛圍。詩人還表達了對揚州的期待,希望那里的宴會能夠更加精彩。最后,詩人提到了自己的居所,表達了對平淡生活的滿足和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的細節,展現了元代社會的繁榮和文化氛圍。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欹紅濃露、綠陰清吹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詩人通過對宴會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實生活的滿足和珍惜。整首詩詞以宴會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佳釀出兵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dōng yuán gē guǎn rì xiāng yú.
東園歌管日相娛。
jiā niàng chū bīng chú.
佳釀出兵廚。
táo xiě zài sāng yú.
陶寫在桑榆。
biàn hè dào yáng zhōu wèi rú.
便鶴到、揚州未如。
yī hóng nóng lù, lǜ yīn qīng chuī, zhǎng xià lóu jū.
欹紅濃露,綠陰清吹,長□下樓居。
gāo zhěn jí wú lú.
高枕即吾廬。
gèng hé dài jiāng gōng bào shū.
更何待、將宮報書。
“佳釀出兵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