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閑幾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人閑幾度”全詩
坐嵩丘少室,風煙濃澹,百態變晴陰。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寂寞懸瓢地,黃屋無心。
木杪**石冢,見人閑幾度,夕鼎朝*。
問五兵誰作,音佐天地更生金。
百年來、神州萬里,望浮云、西北淚沾襟。
青山好、一尊未盡,且共登臨。
分類: 八聲甘州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古人名潛,字》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古人名潛,字》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張古人一同觀賞許由的墓,古人名叫潛,字號不詳。許君的祠堂,建在層崖上高聳入云,幽深的林木環繞其中。坐在嵩丘的小室里,風煙繚繞,百態變幻,時而晴朗,時而陰沉。山下有一條溪水,它靜靜地流淌,不受是非紛擾。這片寂寞的土地上,懸掛著瓢形的墓碑,黃色的房屋無人居住。在樹梢和石冢之間,偶爾會有人路過,夕陽和朝霞相映。我想知道是誰制作了這五個兵器,它們的聲音伴隨著天地間金色的生命。百年來,神州大地萬里長城,我望著飄浮的云彩,淚水濕潤了我的衣襟。青山依舊美好,但一尊未能盡情暢游,讓我們一同登上山頂,共同欣賞風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觀賞許由冢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景仰和對歷史的思考。詩中描繪了許君祠堂的壯麗和幽深,山水的變幻和溪水的寧靜,以及黃屋和石冢的寂寞。通過描寫這些景物,作者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提到的五兵,指的是古代兵器,作者想知道是誰制作了這些兵器,它們的聲音伴隨著天地間金色的生命。這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技藝的贊嘆和思考。
最后,作者以青山和未盡的一尊為象征,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他希望能夠與讀者一同登上山頂,共同欣賞風景,感受人生的美好。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歷史的思考,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見人閑幾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shēng gān zhōu tóng zhāng gǔ rén guān xǔ yóu zhǒng, gǔ rén míng qián, zì
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古人名潛,字
xǔ jūn cí céng yá shàng zhēng róng, yōu lín rù qīng shēn.
許君祠、層崖上崢嶸,幽林入清深。
zuò sōng qiū shǎo shì, fēng yān nóng dàn, bǎi tài biàn qíng yīn.
坐嵩丘少室,風煙濃澹,百態變晴陰。
shān xià yī xī liú shuǐ, bù shòu shì fēi qīn.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jì mò xuán piáo dì, huáng wū wú xīn.
寂寞懸瓢地,黃屋無心。
mù miǎo shí zhǒng, jiàn rén xián jǐ dù, xī dǐng cháo.
木杪**石冢,見人閑幾度,夕鼎朝*。
wèn wǔ bīng shuí zuò, yīn zuǒ tiān dì gēng shēng jīn.
問五兵誰作,音佐天地更生金。
bǎi nián lái shén zhōu wàn lǐ, wàng fú yún xī běi lèi zhān jīn.
百年來、神州萬里,望浮云、西北淚沾襟。
qīng shān hǎo yī zūn wèi jǐn, qiě gòng dēng lín.
青山好、一尊未盡,且共登臨。
“見人閑幾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