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朝大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為朝大夫”全詩
江城竹使待,山路橘官扶。
片雨三江道,殘秋五葉湖。
能令詩思好,楚色與寒蕪。
分類:
作者簡介(韓翃)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送江陵元司錄》韓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江陵元司錄》是唐代文學家韓翃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朋友江陵元司錄的離別之情。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展現了友情和離別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新領州從事,曾為朝大夫。
江城竹使待,山路橘官扶。
片雨三江道,殘秋五葉湖。
能令詩思好,楚色與寒蕪。
新領州從事,曾為朝廷重要職位的官員。
江城的竹使在等待著他,山路上的橘官在扶持他。
片片雨滴灑在三江道上,殘秋時節五葉湖的景色。
這些景物能夠激發他的詩思,楚地的色彩與荒蕪的寒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寫景物和表達情感來表達詩人對朋友的離別之情。詩人通過描述江城竹使和山路橘官等景物,展現了友情的珍貴和離別的無奈。江城竹使和山路橘官分別代表了友情的期待和扶持,詩人與朋友的離別帶來了無盡的思念和惋惜。
詩中的片雨和殘秋景色,增加了離別的凄涼感。雨滴灑在三江道上,象征著離別時的無法預料的變化和隔閡。而殘秋時節的五葉湖,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友情的消逝。
最后兩句“能令詩思好,楚色與寒蕪”,表達了詩人離別之后,思念之情仍然能夠激發他的創作靈感。楚色與寒蕪則象征著楚地的風景和荒涼,與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相呼應。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景物和表達情感,展現了友情和離別的主題,以及詩人思念和創作的情感。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抒發真摯的情感,詩人成功地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思念之情。
“曾為朝大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āng líng yuán sī lù
送江陵元司錄
xīn lǐng zhōu cóng shì, céng wèi cháo dài fū.
新領州從事,曾為朝大夫。
jiāng chéng zhú shǐ dài, shān lù jú guān fú.
江城竹使待,山路橘官扶。
piàn yǔ sān jiāng dào, cán qiū wǔ yè hú.
片雨三江道,殘秋五葉湖。
néng lìng shī sī hǎo, chǔ sè yǔ hán wú.
能令詩思好,楚色與寒蕪。
“曾為朝大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