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來忘卻悲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興來忘卻悲涼”全詩
煙花故國五云鄉。
只知心事在,爭問鬢毛蒼。
千古西陵歌舞地,興來忘卻悲涼。
相逢一醉莫停觴。
東山看老去,湖海永相忘。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臨江仙 相下與王以道飲,席間走筆為賦·王》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 相下與王以道飲,席間走筆為賦·王》是元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江邊仙境,我與王以道為伴,共飲美酒。席間,我揮毫寫下這篇賦詩,題為《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江山秀麗的景象,以及作者與王以道共飲暢談的情景。詩中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慨,以及對忘卻痛苦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江山的美景,展示了元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作者通過描述江山的秀麗和風流天上的星郎,表達了對故國的眷戀之情。煙花故國五云鄉的描繪,使人聯想到繁華的都市和熱鬧的場景。
詩中的“只知心事在,爭問鬢毛蒼”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困惑,他希望能夠忘卻痛苦,追求心靈的寧靜。千古西陵歌舞地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最后幾句“相逢一醉莫停觴。東山看老去,湖海永相忘”表達了作者與王以道共飲的歡愉,以及對友誼的珍視。東山看老去,湖海永相忘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堅持和珍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山美景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元好問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的思考。
“興來忘卻悲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xiāng xià yǔ wáng yǐ dào yǐn, xí jiān zǒu bǐ wèi fù wáng
臨江仙 相下與王以道飲,席間走筆為賦·王
yī duàn jiāng shān yīng xiù qì, fēng liú tiān shàng xīng láng.
一段江山英秀氣,風流天上星郎。
yān huā gù guó wǔ yún xiāng.
煙花故國五云鄉。
zhǐ zhī xīn shì zài, zhēng wèn bìn máo cāng.
只知心事在,爭問鬢毛蒼。
qiān gǔ xī líng gē wǔ dì, xìng lái wàng què bēi liáng.
千古西陵歌舞地,興來忘卻悲涼。
xiāng féng yī zuì mò tíng shāng.
相逢一醉莫停觴。
dōng shān kàn lǎo qù, hú hǎi yǒng xiāng wàng.
東山看老去,湖海永相忘。
“興來忘卻悲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