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人往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窮人往還”全詩
城居歲又殘。
萬家風雪一家寒。
青燈語夜闌。
人*甕,鬼門關。
無窮人往還。
求官莫要近長安。
長安行路難。
分類: 阮郎歸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阮郎離開帝都長安,回到西山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城西下望西山。
城居歲又殘。
萬家風雪一家寒。
青燈語夜闌。
人*甕,鬼門關。
無窮人往還。
求官莫要近長安。
長安行路難。
詩意:
這首詩詞以帝都長安為背景,描述了阮郎離開長安回到西山的情景。詩中描繪了長安城的凄涼景象,城中的居民在歲月的流轉中逐漸衰老。寒冷的風雪使得萬家都感到寒冷。夜晚,青燈下的人們交談,而夜深人靜時,鬼門關的陰森氛圍更加明顯。長安是一個人們爭相前往的地方,但是在這個城市中,人們的命運卻是如同甕中之鱉,難以自拔。詩人告誡那些追求官職的人,不要輕易接近長安,因為在這里求官的道路是艱難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長安的凄涼景象和人們的困境,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長安作為當時的帝都,象征著權力和榮耀,但在這個城市中,人們的命運卻是如此艱難。詩人通過對長安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詩中的青燈夜闌和鬼門關的描繪,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強調了人們在長安中的困頓和無奈。詩人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長安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感慨。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元代文學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人們的困境。
“無窮人往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ǎn láng guī wèi lǐ zhǎng yuán fù
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
dì chéng xī xià wàng xī shān.
帝城西下望西山。
chéng jū suì yòu cán.
城居歲又殘。
wàn jiā fēng xuě yī jiā hán.
萬家風雪一家寒。
qīng dēng yǔ yè lán.
青燈語夜闌。
rén wèng, guǐ mén guān.
人*甕,鬼門關。
wú qióng rén wǎng huán.
無窮人往還。
qiú guān mò yào jìn cháng ān.
求官莫要近長安。
cháng ān xíng lù nán.
長安行路難。
“無窮人往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