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勝謝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流勝謝安”全詩
麾下同心吏,軍中□□端。
吳門秋露濕,楚驛暮天寒。
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
分類:
作者簡介(韓翃)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送皇甫大夫赴浙東》韓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皇甫大夫赴浙東》
中文譯文:舟隊離開水國,將領來自漢官。麾下的官吏齊心協力,軍中萬事井井有條。吳門的露水濕潤,楚驛的夜晚寒冷。豪貴的皇甫大夫前往東山,風流勝過謝安。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皇甫大夫離開唐朝的景象。他是一位有權勢和地位的官員,他的出發點不同尋常,被認為勝過謝安。詩中還提到了他的舟隊離開水國,將領身份來自漢官,下屬的官吏齊心協力,軍中秩序井然。同時,詩中也描述了送行的場景,吳門的秋露濕潤,楚驛的夜晚寒冷。
賞析:這首詩表達了對皇甫大夫的贊美和送行的祝福。皇甫大夫在詩中被描述為一個豪貴的人物,他的出發地點被認為風流勝過謝安。詩人通過描繪舟隊離開水國、將領身份來自漢官、麾下官吏齊心協力的情景,展現了皇甫大夫的威望和權勢。同時,詩中還通過描述吳門的秋露濕潤、楚驛的夜晚寒冷,營造出送行的氛圍。整首詩流利優美,用詞精準,將皇甫大夫送行的場景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風流勝謝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fǔ dài fū fù zhè dōng
送皇甫大夫赴浙東
zhōu shī fēn shuǐ guó, hàn jiàng lǐng qín guān.
舟師分水國,漢將領秦官。
huī xià tóng xīn lì, jūn zhōng duān.
麾下同心吏,軍中□□端。
wú mén qiū lù shī, chǔ yì mù tiān hán.
吳門秋露濕,楚驛暮天寒。
háo guì dōng shān qù, fēng liú shèng xiè ān.
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
“風流勝謝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