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春花在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十日春花在手”全詩
不見天寒翠袖。
繡被熏香透。
幾時卻似鴛鴦舊。
九十日春花在手。
可惜歡緣未久。
去去休回首。
柔條去作誰家柳。
分類: 惜分飛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惜分飛 戲王鼎玉同年》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惜分飛 戲王鼎玉同年》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見何郎新來瘦。
不見天寒翠袖。
繡被熏香透。
幾時卻似鴛鴦舊。
九十日春花在手。
可惜歡緣未久。
去去休回首。
柔條去作誰家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段分離的情感。詩人描述了一個人變得瘦弱的情景,卻沒有看到他的袖子上有翠綠的花紋。繡被透著香氣,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與心愛的人相依相偎。然而,美好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太久,詩人感嘆這段歡樂的緣分未能延續。最后,詩人告別過去,不再回頭,像柔軟的垂柳一樣輕盈地離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人通過描繪一個人的瘦弱形象和缺失的翠袖,以及繡被散發的香氣,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溫馨而略帶憂傷的場景。詩中的鴛鴦象征著恩愛的夫妻,而九十日春花則象征著短暫的歡樂時光。詩人對這段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離別的無奈之情在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最后,詩人以柔條去作誰家柳的形象,將自己的離去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了對過去的告別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九十日春花在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fēn fēi xì wáng dǐng yù tóng nián
惜分飛 戲王鼎玉同年
rén jiàn hé láng xīn lái shòu.
人見何郎新來瘦。
bú jiàn tiān hán cuì xiù.
不見天寒翠袖。
xiù bèi xūn xiāng tòu.
繡被熏香透。
jǐ shí què shì yuān yāng jiù.
幾時卻似鴛鴦舊。
jiǔ shí rì chūn huā zài shǒu.
九十日春花在手。
kě xī huān yuán wèi jiǔ.
可惜歡緣未久。
qù qù xiū huí shǒu.
去去休回首。
róu tiáo qù zuò shuí jiā liǔ.
柔條去作誰家柳。
“九十日春花在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