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襟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陶冶襟靈”全詩
南渡衣冠多勵集,蕭灑蘭亭三月。
陶冶襟靈,留連光景,觴詠今無復。
黃壚雖近,老懷空感存歿。
誰辦八表神游,古來登覽,此日俱湮沒。
天景云光搖醉眼,興在珠宮瑤闕。
布席崧臺,脫巾石壁,散我蕭蕭發。
短歌悲慨,海濤響振林樾。
分類: 念奴嬌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念奴嬌 飲渾源岳神仙會(張家*南塘本訂誤》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 飲渾源岳神仙會(張家*南塘本訂誤》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山招飲,恨還丹、不至人間豪杰。
南渡衣冠多勵集,蕭灑蘭亭三月。
陶冶襟靈,留連光景,觴詠今無復。
黃壚雖近,老懷空感存歿。
誰辦八表神游,古來登覽,此日俱湮沒。
天景云光搖醉眼,興在珠宮瑤闕。
布席崧臺,脫巾石壁,散我蕭蕭發。
短歌悲慨,海濤響振林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念奴嬌為題,描述了作者在渾源岳神仙會上的心情和感慨。詩中描繪了一個小山邀請人們共飲的場景,作者感嘆自己未能成為豪杰,無法得到長生不老的丹藥。他觀察到南渡地區的士人們聚集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享受著春天的美景。這些景象陶冶了他的情操,使他陶醉其中,但他也意識到這些美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
詩中提到黃壚,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方,雖然離渾源岳很近,但作者的心境卻感到空虛和寂寞。他思考著誰能夠辦理神游八表的事情,古往今來,登臨覽勝的人們都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作者感嘆天空的景色和云光使他的眼睛迷離,他的興致在于珠宮和瑤闕之間。他想要鋪設席子在崧臺上,脫下巾帽,散發出他的悲慨之情。他的短歌哀怨,海濤的聲音回蕩在林樾之間。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他對美景和仙境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元好問創造了一幅富有詩意和哲理的畫面。
“陶冶襟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yǐn hún yuán yuè shén xiān huì zhāng jiā nán táng běn dìng wù
念奴嬌 飲渾源岳神仙會(張家*南塘本訂誤
xiǎo shān zhāo yǐn, hèn huán dān bù zhì rén jiān háo jié.
小山招飲,恨還丹、不至人間豪杰。
nán dù yì guān duō lì jí, xiāo sǎ lán tíng sān yuè.
南渡衣冠多勵集,蕭灑蘭亭三月。
táo yě jīn líng, liú lián guāng jǐng, shāng yǒng jīn wú fù.
陶冶襟靈,留連光景,觴詠今無復。
huáng lú suī jìn, lǎo huái kōng gǎn cún mò.
黃壚雖近,老懷空感存歿。
shuí bàn bā biǎo shén yóu, gǔ lái dēng lǎn, cǐ rì jù yān mò.
誰辦八表神游,古來登覽,此日俱湮沒。
tiān jǐng yún guāng yáo zuì yǎn, xìng zài zhū gōng yáo quē.
天景云光搖醉眼,興在珠宮瑤闕。
bù xí sōng tái, tuō jīn shí bì, sàn wǒ xiāo xiāo fā.
布席崧臺,脫巾石壁,散我蕭蕭發。
duǎn gē bēi kǎi, hǎi tāo xiǎng zhèn lín yuè.
短歌悲慨,海濤響振林樾。
“陶冶襟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