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走群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指揮走群雄”全詩
游子十月來,登高送長鴻。
當年赤帝孫,提劍起蒿蓬。
一顧滍水斷,再顧新都空。
雷霆萬萬古,青天看飛龍。
巍然此遺臺,落日荒煙重。
誰見經綸初,指揮走群雄。
白水日夜東,石麟幾秋風。
空余廣武嘆,無復云臺功。
分類: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光武臺》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武臺》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南地上游,荊楚兵四沖。
在東南地區,荊楚的軍隊四次沖擊。
游子十月來,登高送長鴻。
十月時,游子來到這里,登高送行飛鴻。
當年赤帝孫,提劍起蒿蓬。
當年赤帝孫(指劉秀),手持劍起義,起草蓬蒿之中。
一顧滍水斷,再顧新都空。
一眼望去,滍水已經斷絕,再看新都已經空無一人。
雷霆萬萬古,青天看飛龍。
雷霆萬古不變,青天之上觀看飛龍。
巍然此遺臺,落日荒煙重。
這座遺留下來的臺基巍然屹立,夕陽下荒涼的煙霧重重。
誰見經綸初,指揮走群雄。
誰見到創立國家的初衷,能夠指揮眾多英雄。
白水日夜東,石麟幾秋風。
白水日夜向東流去,石麟幾經秋風的吹拂。
空余廣武嘆,無復云臺功。
廣武空蕩蕩地嘆息,云臺的功績已經不存在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光武臺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事跡的贊美。詩中通過描述荊楚兵的沖擊、劉秀起義、滍水斷絕等場景,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英雄的壯舉。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當時社會動蕩和政治失序的憂慮之情。整首詩詞以雄渾豪放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敬仰和對英雄事跡的景仰之情。
“指揮走群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wǔ tái
光武臺
dōng nán dì shàng yóu, jīng chǔ bīng sì chōng.
東南地上游,荊楚兵四沖。
yóu zǐ shí yuè lái, dēng gāo sòng zhǎng hóng.
游子十月來,登高送長鴻。
dāng nián chì dì sūn, tí jiàn qǐ hāo péng.
當年赤帝孫,提劍起蒿蓬。
yī gù zhì shuǐ duàn, zài gù xīn dū kōng.
一顧滍水斷,再顧新都空。
léi tíng wàn wàn gǔ, qīng tiān kàn fēi lóng.
雷霆萬萬古,青天看飛龍。
wēi rán cǐ yí tái, luò rì huāng yān zhòng.
巍然此遺臺,落日荒煙重。
shuí jiàn jīng lún chū, zhǐ huī zǒu qún xióng.
誰見經綸初,指揮走群雄。
bái shuǐ rì yè dōng, shí lín jǐ qiū fēng.
白水日夜東,石麟幾秋風。
kòng yú guǎng wǔ tàn, wú fù yún tái gōng.
空余廣武嘆,無復云臺功。
“指揮走群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