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歸馭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門歸馭引”全詩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舠并。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凈。
洋洋游魚逝,泛泛輕鷗泳。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倦游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分類: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在清晨,稀疏的星光映照著淡淡的秋天,朝霞絢爛地映照著大地。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積攢的雨水使人坐下來憂愁,而晨光卻使人心情愉悅。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舟并。
石門引導著回歸的馬車,湍急的水流中有漁船并行。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廣闊的景色都是新的,回歸的四山靜謐寧靜。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凈。
平靜的湖面上泛起綠色的漣漪,遠處岸邊的秋沙潔凈。
洋洋游魚逝,泛泛輕鷗泳。
游動的魚兒洋洋自得地游過,輕盈的海鷗在水面上游泳。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隱藏著的心思與真實的本性相悖,感受到的遭遇卻顯露出真實的本性。
倦游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疲倦的時候自我悔恨,違背了自己的本心,最終會得到安寧。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憂愁的源頭就在其中,茫茫然中發出孤獨的吟唱。
這首詩詞以清晨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追求真實本性和內心安寧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石門歸馭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fā shí mén dù tuān shuǐ dào zhōng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
shū xīng dàn qiū míng, yīn xiá xuàn cháo yìng.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jī yǔ chéng zuò chóu, chén guāng dòng yōu xìng.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shí mén guī yù yǐn, tuān pǔ yú dāo bìng.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舠并。
kuàng dàng wàn jǐng xīn, guī cáng sì shān jìng.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píng hú fēng yī lǜ, yuǎn àn qiū shā jìng.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凈。
yáng yáng yóu yú shì, fàn fàn qīng ōu yǒng.
洋洋游魚逝,泛泛輕鷗泳。
yǐn xiǎn guāi sù xīn, gǎn yù jiàn zhēn xìng.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juàn yóu shí zì dào, wéi jǐ jiāng ān jìng.
倦游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yōu duān cóng zhōng lái, máng máng fā gū yǒng.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石門歸馭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