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隱無山進乏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退隱無山進乏媒”全詩
貧為吾道應關命,達以他途亦是才。
人靜合尋衙北寺,野涼還上郭西臺。
江干昨夜情多少,風雨吹燈一夢回。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寄耏門梁進士》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耏門梁進士》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退隱無山進乏媒,
杜門芳草與蒼苔。
貧為吾道應關命,
達以他途亦是才。
人靜合尋衙北寺,
野涼還上郭西臺。
江干昨夜情多少,
風雨吹燈一夢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林逋的退隱之志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人感嘆自己沒有山川之地,也沒有進身的機緣,只能在家中與芳草和蒼苔為伴。他認為貧窮是他追求道義的應有命運,但他也相信通過其他途徑也能展現自己的才華。詩人在人靜的時候會去尋找衙門和北寺,也會去野外的涼爽地方,如郭西臺。他思考著昨夜江干的情景,風雨吹滅了燈火,一切都成了一場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情感。詩人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繪,表達了對退隱生活的選擇和對貧窮命運的接受。他認為即使沒有進身的機緣,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展現自己的才華。詩人通過描繪人靜時尋找寧靜之地和回憶江干的情景,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清幽,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退隱無山進乏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nài mén liáng jìn shì
寄耏門梁進士
tuì yǐn wú shān jìn fá méi, dù mén fāng cǎo yǔ cāng tái.
退隱無山進乏媒,杜門芳草與蒼苔。
pín wèi wú dào yīng guān mìng, dá yǐ tā tú yì shì cái.
貧為吾道應關命,達以他途亦是才。
rén jìng hé xún yá běi sì, yě liáng hái shàng guō xī tái.
人靜合尋衙北寺,野涼還上郭西臺。
jiāng gān zuó yè qíng duō shǎo, fēng yǔ chuī dēng yī mèng huí.
江干昨夜情多少,風雨吹燈一夢回。
“退隱無山進乏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