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梁賢守古難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解梁賢守古難同”全詩
館職久銜疏舊地,郡符重剖枉名公。
印廳孤坐琴尊外,鈴閣清談易老中。
聞演絲綸徵詔近,相如文學動天聰。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寄解州李學士》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解州李學士》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寄托情思的心境和對李學士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給解州的李學士
解梁賢守古難同,
張蓋垂鞭自士風。
館職久銜疏舊地,
郡符重剖枉名公。
印廳孤坐琴尊外,
鈴閣清談易老中。
聞演絲綸徵詔近,
相如文學動天聰。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李學士的敬佩和贊美之情。首先,詩中提到了解梁賢守古難同,張蓋垂鞭自士風,這是在贊揚李學士在官場中堅守古道義的品質和儒雅的風度。其次,詩中描述了李學士在官場中長期擔任職務,卻一直保持著清廉正直的態度,不受世俗的誘惑。詩中提到的印廳孤坐琴尊外,鈴閣清談易老中,表達了李學士在官場中孤獨清雅的形象,以及他與賢士們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的交流。最后,詩中提到了聞演絲綸徵詔近,相如文學動天聰,表達了李學士在文學上的才華和對他的贊譽。
這首詩詞通過對李學士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清廉正直、儒雅風度和文學才華的推崇。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官場腐敗和世俗誘惑的不滿,以及對李學士這樣的品德高尚的人物的敬佩和希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是對李學士的贊美,也是對社會風氣的反思和對理想人物的追求。
“解梁賢守古難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ě zhōu lǐ xué shì
寄解州李學士
jiě liáng xián shǒu gǔ nán tóng, zhāng gài chuí biān zì shì fēng.
解梁賢守古難同,張蓋垂鞭自士風。
guǎn zhí jiǔ xián shū jiù dì, jùn fú zhòng pōu wǎng míng gōng.
館職久銜疏舊地,郡符重剖枉名公。
yìn tīng gū zuò qín zūn wài, líng gé qīng tán yì lǎo zhōng.
印廳孤坐琴尊外,鈴閣清談易老中。
wén yǎn sī lún zhēng zhào jìn, xiàng rú wén xué dòng tiān cōng.
聞演絲綸徵詔近,相如文學動天聰。
“解梁賢守古難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