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程江樹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程江樹遠”全詩
詩景多留石,船痕半載書。
野程江樹遠,公宴郡樓虛。
看塞嚴徐召,清風滿直廬。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送越倅楊屯田赴闕》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越倅楊屯田赴闕》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越中分治罷,山水別來初。
詩景多留石,船痕半載書。
野程江樹遠,公宴郡樓虛。
看塞嚴徐召,清風滿直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楊屯田赴闕的情景。越中指的是越州,分治罷表示分治的事務已經結束。詩人在山水之間與楊屯田分別,這是他們初次分別。詩中提到了山石、船痕等景物,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感覺。野程中,江樹漸行漸遠,公宴上,郡樓虛空,這些描寫表達了離別后的孤寂和空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楊屯田在邊塞嚴徐召的期望,以及清風吹滿直廬的寧靜和安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通過山水、船痕等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感覺。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與離別的主題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楊屯田前程的祝福和對邊塞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望,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野程江樹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uè cuì yáng tún tián fù quē
送越倅楊屯田赴闕
yuè zhōng fēn zhì bà, shān shuǐ bié lái chū.
越中分治罷,山水別來初。
shī jǐng duō liú shí, chuán hén bàn zǎi shū.
詩景多留石,船痕半載書。
yě chéng jiāng shù yuǎn, gōng yàn jùn lóu xū.
野程江樹遠,公宴郡樓虛。
kàn sāi yán xú zhào, qīng fēng mǎn zhí lú.
看塞嚴徐召,清風滿直廬。
“野程江樹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