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對常流語子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恥對常流語子名”全詩
敢將古道為吾事,恥對常流語子名。
秋思病彈曾獨聽,太玄閑寫待誰評。
清朝故實蒲輪在,合為高賢下帝京。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曹州寄任獨復》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曹州寄任獨復》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交結文章盡世驚,
城中幽隱更無營。
敢將古道為吾事,
恥對常流語子名。
秋思病彈曾獨聽,
太玄閑寫待誰評。
清朝故實蒲輪在,
合為高賢下帝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林逋對自己的文學追求和對時代的思考。他感嘆自己的文章雖然交結廣泛,但并未引起世人的關注和震動。他選擇在城中隱居,追求幽靜的生活,不再追逐名利。他自豪地表示,他敢于將古代的文學道路作為自己的事業,而不愿意迎合時下的潮流和言談之名。他曾經獨自聆聽秋思病彈的音樂,閑暇時寫下了一些太玄的文字,但他不知道這些作品將由誰來評價。他提到了清朝時期的故事和蒲輪(一種樂器),將這些歷史和文化元素與高賢下帝京(指朝廷)聯系在一起。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林逋獨立自主的個性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他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選擇了隱居的生活方式,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他以自己的方式堅守古代文學的道路,不愿意隨波逐流。他的作品充滿了對自然、音樂和歷史的熱愛,展現了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的藝術表達。通過引用清朝時期的故事和樂器蒲輪,他將自己的創作與歷史和文化相連接,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林逋的思想和情感,展現了他作為一個獨立思考者和藝術家的獨特魅力。
“恥對常流語子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áo zhōu jì rèn dú fù
曹州寄任獨復
jiāo jié wén zhāng jǐn shì jīng, chéng zhōng yōu yǐn gèng wú yíng.
交結文章盡世驚,城中幽隱更無營。
gǎn jiāng gǔ dào wèi wú shì, chǐ duì cháng liú yǔ zi míng.
敢將古道為吾事,恥對常流語子名。
qiū sī bìng dàn céng dú tīng, tài xuán xián xiě dài shuí píng.
秋思病彈曾獨聽,太玄閑寫待誰評。
qīng cháo gù shí pú lún zài, hé wéi gāo xián xià dì jīng.
清朝故實蒲輪在,合為高賢下帝京。
“恥對常流語子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