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蕾枝梢血點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蓓蕾枝梢血點乾”全詩
不禁煙雨輕欺著,只好亭臺愛惜看。
隈柳帝桃斜欲墜,等鶯期蝶猛成團。
京師巷陌新晴后,賣得風流更一端。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杏花》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杏花》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杏花蓓蕾枝梢血點干,
粉紅腮頰露春寒。
不禁煙雨輕欺著,
只好亭臺愛惜看。
隈柳帝桃斜欲墜,
等鶯期蝶猛成團。
京師巷陌新晴后,
賣得風流更一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杏花為主題。詩人通過描寫杏花的細節,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美的追求。詩中展現了杏花初開的景象,蓓蕾上有血點干,粉紅的花瓣顯露出春寒的氣息。盡管有煙雨輕輕欺騙,但人們只能在亭臺上仔細欣賞杏花。詩人還描繪了柳樹和桃花的景象,柳樹隨風搖曳,桃花已經斜得快要掉下來了。等待著鶯鳥的到來,蝴蝶也成群結隊地飛舞。在京城的巷陌上,新晴之后,風流的景象更加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對杏花、柳樹和桃花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杏花的細節描繪得栩栩如生,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海之中。詩中的景象變化豐富,從杏花的初開到柳樹的搖曳,再到桃花的凋謝,展現了春天的短暫和變幻。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春天的熱愛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愉悅和賞心悅目之感。
“蓓蕾枝梢血點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huā
杏花
bèi lěi zhī shāo xuè diǎn gān, fěn hóng sāi jiá lù chūn hán.
蓓蕾枝梢血點乾,粉紅腮頰露春寒。
bù jīn yān yǔ qīng qī zhe, zhǐ hǎo tíng tái ài xī kàn.
不禁煙雨輕欺著,只好亭臺愛惜看。
wēi liǔ dì táo xié yù zhuì, děng yīng qī dié měng chéng tuán.
隈柳帝桃斜欲墜,等鶯期蝶猛成團。
jīng shī xiàng mò xīn qíng hòu, mài dé fēng liú gèng yī duān.
京師巷陌新晴后,賣得風流更一端。
“蓓蕾枝梢血點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